职场奇葩同事自恋型VS妈宝型!你觉得遇到谁比撞鬼还可怕?
- 匿名
- 求职攻略
- 2024-01-21 09: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谘商心理师林萃芬
看到新闻报导在讨论优质偶像人设崩塌,自恋型人格及巨婴式的夸张行径引发网友热议。职场上如果遇到同事或同事该怎么互动,才能增加彼此对话空间?
专业谘商心理师林萃芬在其《锻鍊心理肌力》书中提到,锻鍊强健心理肌力的第一步,学习跟不同特质的人相处,增强及累积不同的工作经验,这些都可以丰富我们的生命经验,并同时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技巧。
的妈宝型同事
林萃芬谘商心理师解释,所谓亦即,他们的典型特徵就是,虽然年龄已经成年,但心理上仍旧极度依赖父母。
对父母的依赖性会以各种不同的行为模式表现出来,包括:自尊低落,忧郁自怜,容易沮丧,无法达成任务就开始找藉口,很难对事情负起责任,对抗所有的权威人士,不会自己做出适当的抉择,对别人的协助不懂得感恩,总觉得别人是欠他的;常常製造紧急危机让人难以对他们放心,碰到问题就回家搬救兵,或是上班不满意就换工作。
但另一方面,妈宝型员工又想要拥有成年人的自由权力,例如:凡事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想要得到什么便要马上得到,可是却不想承受伴随成长而来的痛苦与责任,为了避免负起责任,他们可能会採取下面的因应之道:
一、怪罪别人或推给别人,认为:。
二、当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马上会变得绝望无力。
三、以为问题会自动消失,所以。
四、找救兵来解决问题,爸妈当然是最佳人选。
所以,如果想要协助妈宝型同事长大成人,最重要的就是带领他们迈向独立自主,可以运用思考性的语言来设立行为规範,具体的说法像是:一步一步带领他们为自己的承诺负起责任。
的自恋型人格同事
林萃芬强调,渴望被重视与重用,也就是俗称的人,他们对别人缺乏同理心,很少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只顾着争取自己的好处,完全漠视别人的苦难。做事情前他们都会先问:和别人来往的时候,他们也很关心:由于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当然就很难兼顾到别人的感受。
工作的时候,自恋型的人多半会极端在意自己的表现,渴望获得老闆或主管的和,有时候会不择手段製造强调过度突显自己的重要性,不易与同仁合作共事。
团队合作的时候,自恋型的人很容易生气,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认为,也因此不接受其他同仁的批评,常会误以为同事在忌妒、拒绝自己。自恋型的人在公司中常会死命争取与,倘若别人不以为然,他们就会认为对方是。
由于自恋型的人觉得自己是的VIP,走到哪里别人都应该给他们,不然就是有眼不识泰山。这些想法和行为,难免会对其他的人造成困扰,一味退让自恋型的人,他们很可能会得寸进尺。
林萃芬心理师进一步强调,通常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多半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什么感受,他们必须藉由自我膨胀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所以,主管、同仁跟自恋型的员工相处时,如果先欣赏他的优点,比较能够降低他的防卫。
自恋型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自我身上,所以,主管、同仁若能让员工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可说是一个重大突破。主管和同仁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试着带领自恋型的员工学着尊重别人的想法与立场,多多同理别人的感受。一步一步将关心的焦点从自己扩大到别人身上,一方面跟别人建立平等互惠的关係,另一方面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资源,双管齐下,让自恋型的员工慢慢领悟的道理。(我想你还喜欢:离职该不该退同事群组?网友狂推1原因:留着比较好)
文章节录自时报出版《锻鍊心理肌力:15项心理练习,摆脱那些职场与人际间的控制、害怕、停滞、危机与焦虑》一书,请勿任意转载!
作者介绍
林萃芬,拥有谘商心理师的证书,多年来推广心理学不遗余力,除了系列书籍获得数十万读者的热烈迴响外,更为企业量身打造、的课程,协助企业提振员工的自我效能。
为什么她可以横跨企业界与心理谘商界?事实上她曾经担任文化及服务业顾问近10年,她表示:这是个心理学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锻鍊强健的,拥有良好的心理技能,能够镇定地处理突发的危机事件,自信地表现专业能力,及时消化压力,做好心理能量管理,让我们的潜能做最大发挥。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