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大爷专栏】老闆你说说,你要的是人力还是人才?
- 匿名
- 求职攻略
- 2024-01-25 12:06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所大爷
曾经在某场预算人力会议中,大伙在讨论寄送客户赠品这件事情是否要外包出去请人做?老闆嘟嚷着,请部门A先生去做好了啊。老闆的这句话,不知是口气有点OX还是表情过于OX,让在场的大家都些许沈默。
A先生来公司近三年来,主要是负责企划执行的,本执行项目就众多。以他累积的经验和专业应可以花心思在管理客户或是校对赠品、厂商协调上,究竟是老闆想省钱还是针对A先生呢?而这个判断,会引来怎样的循环,让我们看下去。
人力还是人才?
亘古不变的讨论,主管老闆都会遇到的命题,你有把你的员工当人才吗?A先生的故事往下发展,他因为需要完成寄送客户赠品这项额外任务,求好心切的他,依然以120分的高标完成专案目标,但需要自主加班,完成寄送客户赠品这项任务。这个成功地为公司推进目标,完成任务。只是就预算上,A先生的加班费用搭配管销成本能否抵过外包衍生的成本呢?
责任制的枷锁,促使这一切恶性循环
这时候,那张万用牌出手,惯老闆的恶名逐渐诞生,在责任制的要胁下,A先生就算没有加班费用,也得咬着牙往下做。老闆视他为该完成他赋予他的工作事项,久而久之,彼此的嫌隙越演越烈。对A先生来説,老闆的不当安排,让他怀疑工作后的自己会如何成长?让他思考一样的时间,如果是其他公司老闆的规划,能否让他创造更好的绩效呢?与公司间的信任正摇摇欲坠。
配置的是人力,能够被安排的是人才
适才其所,不单是为员工发展思考,更是为公司营运考量。一间要进步的公司,主管老闆对人才的定位相当重要,每个员工或多或少希望自己的专业经验,能够发挥价值。当自己成为一位不断成长的人才,进而为公司提供强大的动能,甚至回馈到自己的业绩表现,成为了正向的循环。
相反地,若只是一个人力,明明是个业务长才,让他处理行政;可以花时间,可以将专案规划清楚,提供效益,却让他先处理包装赠品的工作。不擅长的工作、不熟悉的操作,甚至他不是舒爽的情绪,演绎了事倍功半,也影响着公司的营运。
一家公司的营运何其困难?但就劳方立场,若公司能够给其舞台发挥120分的效果,而不是有人做就好的人力规划,是可以造就一群把工作做好的伙伴,非把工作做完的员工。身为领薪水螺丝钉的我们,不再是做了一百件事情,辛劳地让大家同情,反而是追求任务的卓越,让大家有所记得。成本与绩效的天秤,似乎在的经营上,有更多面向值得被考量,不是吗?(我想你还喜欢:责任制要给加班费吗?雇主常犯的3点责任制迷思帮解答)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