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班会成为常态吗?资深人资曝仅3种工作最适合远距
- 匿名
- 求职攻略
- 2024-01-27 21: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菲大的人资私房话
近来因新冠肺炎疫情,在家上班、远距工作成为很夯的话题。一些公司实施了分流分时工作的防疫措施,但分流分时跟远距工作是不同的概念!许多人认为远距工作将逐渐成为企业常态的工作模式,真的会吗?看看你公司或周遭的亲朋好友,有多少比例现在是在家上班、远距工作?
远距工作只是辅助,不是常态!
不可否认地,如果疫情越严重,在家上班的人数会越多,等到疫情缓解后,在家上班的应该还是会回归到在公司上班的正常模式。所以,这种因应疫情的远距工作只是暂时性、短期性,不会变成未来常态的工作模式!
远距工作的出发点是,要从公司实际需求来考量决定,包括运作需求和管理需求。我们看看远距教学和远距医疗,已发展运作很多年了,到现在也不是教学和医疗的常态主流,就只是一种辅助,补强主流模式的不足。
其实远距工作早就存在于某些工作,尤其是独立的自由工作者,但对绝大多数的企业而言,远距工作也只会是辅助的方式,无法取代现有的工作模式而成为常态。毕竟老闆和主管的想法是关键,他们通常是要你在工作才安心,除非他们非常信任你的自律能力,相信你在家上班仍可以如期交出好的工作绩效。
哪些工作适合远距工作?
从企业的运作管理来看,远距工作的管理效度可能会降低,但至少要能确保工作的有效产出,不会因远距工作而降低产出的品质、数量和速度,如果能因此而提高效率当然是更好;所谓的产出是能看到具体的工作成果,因此是公司考量远距工作的重要因素。例如生产製造部门必须有人操作、维修机器,仓储运输部门要有人开车、搬货,实体店门要有人销售服务,但实务上很多工作根本不可能实施远距工作。
每家公司的运作模式不同,有哪些工作才适合远距工作?这就要回归到工作的本质和职掌,可以利用资讯科技工具,不需要绑死在公司就能独立进行且能有有效产出,包括:
◆移动性工作:外勤业务、到府服务等。
◆跨区/跨国性工作:国外业务、国际贸易、採购、线上客服等。
◆知识性工作:设计、企划、财务等。
实施远距工作的真正目的
上述的工作本来就可以进行远距工作,但平时还是要在公司上班工作,为何要在疫情时期才实施远距工作?最大的目的还是担心群聚感染!我们试想:当疫情缓解后,公司还会继续让哪些人员进行远距工作?这才是企业实施远距工作真实的长期需求!
如果你现在就被要求在家上班,却发现没什么工作可做,主管只是要求做一些无关紧要的报表、报告,感觉是没事硬找事给你做,开线上会议时也不需要发言,傻坐在视讯镜头前等着会议结束……那就表示你其实不适合远距工作。
如果公司是全面性、公平轮流地实施远距工作,那实施的目的应该就是防止群聚感染和降低营运成本;如果是选择性地让部份人员在家上班,而你的工作明明不适合远距工作,为何公司主管还要求你远距工作呢?这种放牛吃草的远距工作,可能就有考核的成份了,你会不会是主管眼里的鸡肋呢?
建立企业的移动能力
从企业实际的长期需求而言,思考如何建立公司的移动能力,比谈远距工作如何变成常态,还更务实且有意义!前面已说过,因为因应疫情而远距工作是暂时性的,公司因此花大钱购买了一些资讯应用工具,等到疫情过后才发现这些昂贵的设备工具是久久才用到的闲置资产。所以我们应该以长远的眼光,思考如何建立公司的移动作业能力,据以採购相应合适的科技应用工具。
我所谓的企业移动能力,不是全面改造的全新工作模式,而是正常作业模式的辅助、补强的备案,透过移动能力的建置部署,可以不受地点场所的限制,随时地启动或暂停,藉以提升作业管理效率而不会影响正常的运作;採购相关科技应用工具会是必须的,建置成本自然也是决策的重点之一,多比较了解几家厂商还是不能省略的过程。
上述适合远距工作的人员来说,他们在公司以外的地方工作,如何确实掌握工作时间和具体成果是最重要的二项管理议题,公司应具备适合这二项管理的应用工具。例如:有些公司会用Line回报位置以做为打卡记录,但这样有个缺点:Line是可以自己调整打卡地点,无法真正确实掌握是否在家或指定地点工作,因此可以选择具有不能窜改地点的手机APP打卡功能的人资系统。
很多传统的资讯应用工具有地点和设备的使用限制,这样不但增加远距工作的使用成本,更会让远距工作的员工感到不方便,降低了远距工作的管理效能,故建置公司行动能力时,无线网路和云端科技的应用是必须的。
简而言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相关应用工具的费用也不贵,连中小企业也能不必花大钱就建立一套机动性高、无地域限制的行动作业能力,除了能提升作业效能,还可强化紧急应变的能力!(我想你还喜欢:远距上班出勤、加班费怎么算?居家办公大小事一次弄懂)
文章获菲大的人资私房话授权,请勿任意转载!
作者介绍
人称菲大,菲利普(宋克家),一个有跨领域背景以及跨国人资管理经验的HR,现为上承人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资深顾问)以及FemasHR锋形云端人资系统的特约顾问。
致力于分享二十年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经验,不钻研上网找就有的劳动法令条文,不谈书本上複杂的管理理论,就谈实务案例,希望能给从事人资管理相关工作的朋友伙伴们一些实务执行上的参考。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