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心法】当主管的禁忌累死自己该如何避免?
- 匿名
- 求职攻略
- 2024-02-05 09: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原文-陈茂雄|责任编辑-Bryan Lin
慧玲是个老师,教养孩子的方式总是讲大道理,这在孩子小的时候相当管用,但孩子长大之后就开始嫌妈妈啰唆,母子之间经常起冲突。先生常常劝慧玲少说两句,但慧玲还是坚持自己的方法是对的,一直到孩子开始出现拒学的情形,慧玲才惊觉自己的教养方式的确有问题。
李董事长白手起家,在创业初期虽然历经各种风险,但在他的努力与坚持下,终于打造起一片江山。随着事业规模的增长,许多人建议李董事长扩大授权、培育人才,但他总是担心部属不能像他一样尽心尽力,公司大小事务还是自己一把抓。一直到公司遭逢一连串的管理危机,最后被竞争者合併,李董事长才终于承认他过于刚愎自用,导致大好江山拱手让人。
主管过去的成功经验与惯性,阻碍了发展
上面这两个例子,你是否也觉得听来熟悉?每次听到这样的故事,你心里浮现什么样的想法?许多人将这样的例子归结于当事人能力不足,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慧玲身为老师,难道不具备教养儿女的知识与能力?李董事长能够创业成功,难道不具备企业管理的知识与能力?
仔细思考,上述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启示是:许多时候,我们达不到目标的原因,不是受限于我们的能力,而是受限于我们的惯性。慧玲的惯性反应是,改变他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传授知识给他人;李董事长的惯性反应则是,将事业经营好的方法就是事必躬亲。由于这种惯性反应是经由许多过去的成功经验而养成的,所以很难因为别人的建议而改变,往往要到我们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后,才开始悔不当初。
主管需重新审视自己的惯性思考
可见别人的建议往往很难让我们接受,真正能够促成我们改变的,要靠。我们的惯性就像数千公斤重的大象,他人很难撼动。但是,大象一旦产生自我觉察——发现牠已经不是当年的小象,牠已经长大、成为力大无比的大象,不用等旁人喊叫,牠自己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改变惯性、不受限制、重获自由。这就是的威力。
到底什么是?自我觉察与我们的职场及生活有什么样的关连?有什么影响?所谓的,就是发现本来就存在的东西,而不是发明新的东西。就如同大象不需要去上健身房练出六块肌,只要牠的力气和从前不一样了,就足以摆脱惯性、获得自由。
的目的为何?在于摆脱惯性思考
的目的在于改变,改变自己既有的思考模式,以下共有三招帮助主管们观察自己的思维方式。
1. 重新认识自己:
特别是认识自己有哪些惯性,以及这些惯性对我们产生哪些好的影响与不好的影响。
2. 了解原因:
了解自己的惯性是如何养成的。
3. 懂得改变:
知道要如何改变,才能不受惯性的束缚,让潜力与影响力发挥出来。
换句话说,我们了解自我觉察的概念、学会自我觉察的方法,就能够看清楚自己受哪些惯性所影响,打开盲点,让自己能够朝心里的目标前进。自我觉察是达成人生目标的基本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达成心里的愿望,这些愿望可能很宏大,也可能很简单,不论愿望是大还是小,只要牵涉到他人,就需要靠才能够达成。
举例来说,大的愿望如:政治家希望得到选票,政府官员希望推动政策,企业家希望功成名就,明星希望被大众喜爱等,这些当然都需要影响别人、发挥影响力才能做到。即使相对比较小的愿望如:主管希望部属接受其领导,部属希望得到主管的青睐,老师希望学生认真学习,父母希望小孩听话,情人希望求婚成功,朋友之间希望能和乐相处等等,这些愿望虽然相对简单,但是也都牵涉到他人,需要影响另一个人才能达成。
主管凡事都要管,不如好好放手
影响别人不容易,我们经常受挫。市面上有各种书籍教大家如何发挥影响力的,然而本书的切入点不放在才能发挥影响力,而是聚焦在,就自然而然能够发挥影响力。
- - - - - - - - - - - - - - - -
案例一
例如,太太生气时,我总是习惯性地想说服她不必为这种事生气,以至于惹得太太更生气。当我发现(觉察)自己总是想急着说服的盲点后,我的改变其实很简单——许多时候只要先静静地听太太说,太太抒发完了,她的气也就慢慢消了,她气消后感觉到我的关怀,反而就更愿意静下来听我的意见。我做得更轻鬆,但我的影响力却提升了。
1. 重新认识自己:自己的沟通方式不佳。
2. 了解原因:原来自己总是急着解释。
3. 懂得改变:倾听对方的心声。
- - - - - - - - - - - - - - - -
案例二
再举一个例子。儿子喜欢玩电脑游戏,经常一玩就玩到深夜,我用各种高压手段禁止儿子上网,都没有好的效果。当我发现(觉察)儿子已经长大,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但我对待他的方法还是跟他小时候一样、没有跟着改变,看到自己这个盲点后,我开始给儿子更多的自由,儿子觉得被尊重,也就比较愿意听我的话。我做得更轻鬆,但我的影响力却提升了。
1. 重新认识自己:高压管教方式不佳。
2. 了解原因:发现儿子已长大,需要个人时间。
3. 懂得改变:停止过往的沟通方式,尊重儿子的时间管理方式。
- - - - - - - - - - - - - - - -
案例三
在工作上可以举的例子更多。我刚开始担任主管时,大事小事凡事都要管,让自己累得半死,但是团队绩效却不如预期,与投入的心力不成正比。当我发现(觉察)我还是用我所习惯的鉅细靡遗的在带领我的团队时,我开始该放手时让部属发挥,结果团队绩效反而变好。我做得更轻鬆,但我的影响力却提升了。
1. 重新认识自己:团队效率不彰、自己累得半死。
2. 了解原因:大小事都要管,自己没时间、组员决策範围也受限。
3. 懂得改变:授权给团队组员尽力发挥所长。
这些例子,你是否有熟悉的感觉?将重点放在,而不是提供一些,效果比想像中更为流畅顺利,因为我相信,只要自我觉察的能力提升了,发挥影响力的效果就会跟着而来。但这并不代表我认为学习发挥影响力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与这两者相辅相成。从自我觉察着手,是一种的改变,能够更持久有效。(我想你还喜欢:当主管如何凝聚人心?10个毁灭团队的管理禁忌千万别碰)
本文摘录自天下杂誌出版《萨提尔的自我觉察练习》一书,并经由518编辑彙整编修。
作者简介
陈茂雄(Kent Chen)2001年开始担任企业高阶主管教练(Executive Coach)以来,以一对一辅导的方式,为海峡两岸知名跨国及本土企业,培育了众多的高阶管理人才。他具有20多年的管理经验,曾是IBM大中华区电信与媒体事业群总经理。基于对的兴趣,他由高阶主管转任企业教练,且曾担任国际教练联盟(International Coaching Federation)台湾总会理事长,是国内企业教练的先驱。
除了休士顿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的企业管理硕士学位,陈茂雄又取得了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硕士学位,且具有中华民国的证照,是极少数兼具企业管理与心理谘商背景的专业人士。这样的背景使得他经常能够协助领导人发现其个人领导风格的盲点,而产生由内而外的深刻改变。
陈茂雄在累积了多年的企业教练与心理谘商的实务经验后,又结合心理学与管理学,开发了以及等两个课程,自2012年至今已经于海峡两岸讲授超过百场。课程特色为深入浅出,能启迪人心,引发学员产生持久有效的改变。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