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很努力却一直失败?小心,想帮他打气别说这种话
- 匿名
- 求职攻略
- 2024-02-10 06:01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日本超人气心理师 植木理惠
你也会用这句话鼓励失败的同事或下属吗?但当对方早已付出100%的努力,工作却仍以失败收场,此时旁观的你却要他继续努力,是否不太合理?
努力悖论
劝人努力是最正向的反省方式。失败的时候,先用运气归因给予抚慰,再鼓励对方继续努力,这才是领导者该做的事。不过,这个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不适用。
也就是对方已经非常努力了,而且一直勤勉不懈。这时候你说对方不努力,那完全是在讲干话。被当成干话也就罢了,叫一个已经很努力的人更加努力,会害对方精神崩溃。因为当事人已经很努力了,当他开始思考努力也得不到回报的原因,就有可能认定自己完全没有才能。
如何鼓舞努力的失败者?
就理论上来说,归因是最棒的思维,但叫一个已经很努力的人继续努力,那个人就会思考自己的失败是否与能力有关,而归因是最糟糕的思维。这种矛盾不可不慎。倘若对方在学业或工作上已经尽力了,就不要再谈努力了。叫一个已经很努力的人继续努力,等于是在伤害对方,是在质疑对方没有才能的意思。
很多努力的人罹患了忧郁症,主要就是自己的努力没有受到重视,旁人还一直劝当事人努力造成的,这么做会让当事人认为自己很没用。
努力得不到回报,多半是因为
所以,当我们失败以后(先用归因冷静下来),告诉自己失败可能是用错方法,下一次不妨换个方法试试。这可不是安慰的话,事实上努力得不到回报,多半是用错方法的关係。
为什么改变方法有好处呢?因为和的性质相近,这两者都是把问题归咎于自己身上,而且人力有办法扭转。把问题归咎于方法上,比较容易养成开朗的情绪,督促自己再接再厉。
至于新方法是否真能成功,这并非重点。重点是养成的习惯,而不是去计较新方法是否真能提升绩效。若以往都是礼拜三跑业务,现在换成礼拜五跑试看看;平常都是吃饱饭才念书,以后换成吃饭前念书等等。
努力当然很重要,但懂得改变做事方法的人,比较不容易被困境打垮。遭遇失败也能保持开朗积极的态度,寻思成功的方法。
叫一个不够努力的下属继续努力,这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但万一当事人已经非常努力,你要教他改善做事方法。同时用归因鼓舞对方,他才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劲。一个人会追求新事物还是固守旧有的思想,而不知改进变通,很可能都取决于能不能说对话。(我想你还喜欢:加薪留人万无一失?激励员工不是发奖金就有用,而是…)
本文摘录自采实文化《想冲,为何没干劲》一书
作者介绍
植木理惠,日本知名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师。东京大学研究所心理系毕业后,担任文部科学省特别研究员,进行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并以史上最年轻的资历,连续获得日本教育心理学最难得到的、。目前担任综合医院心理谘商师,以及庆应义塾大学讲师,也是各大电视节目上广受好评的心理师。
除了热衷学术研究以外,也撰写诸多简单易懂的心理学书籍,着有:《白熊心理学》、《彻底看透人心的心理学》等书。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