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栽培的部属竟提离职!陷入背叛感的主管该如何应对?
- 匿名
- 求职攻略
- 2024-02-23 18: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圭大的管理 Know-How
新旧年度之际,正是人才蠢蠢欲动的时刻。
我有一个商场上才华洋溢、管理风格军令如山的高管友人,他的团队永远是战战兢兢、行事严谨。记得有一年才刚刚开年,他显得特别低潮,原来是他用心栽培的一个重要干部提出离职:
• 这位高管不平的告诉我:
• 该部属则是这么说:
不论是,似乎都情有可原
凡是当过主管的,面对自己苦心栽培、付出所有的人才选择离职,多少,都会有的感受,只是情绪强烈一点的人,会在圈内予以抵制、封杀,较平静的人,也会内心受伤,或感叹人生无奈;真正能内省、思考员工离开原因者却不多,能以更开阔而宏观、透视本质来看待员工离职这件事的人,更是少数。
从我的观察,故事的高管对这名部属,确实倾其所有的传授和给予,只是这个给予,不能等同。高管那番话其实就差没讲出,但试想,连具契约形式+爱情前提下的婚姻关係都做不到绝对拥有了,遑论市场经济下的僱佣关係?
至于这位优秀的年轻部属,他可以有二个选择,第一,融入规则,服从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逻辑,继续付出直到戏棚下站的够久、或等待遥遥无期破格任用的那一天;第二,不满足于所谓的规则,选择颠覆、选择走自己的路。
而通常,真正卓越的人内心必然,一定会选第二条路。他们追求挑战成长,期盼创造改变,一定会问:
Know-How 弄好管理的诀窍
给伤心、痛心的主管们,当你面对部属离开,请尝试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去宏观的看待这件事的本质,当你看清了,日子应该会好过些:
1. 员工离职无关,纯粹
当主管举着之道德逻辑大旗,不仅是错抱期望,更是错误理解了员工与你的关係。不跳开这个逻辑,你将永远深陷痛苦。
商业角度的看,一个人就是一个供给,买货的是企业,买卖双方全凭市场供需、商业平衡。一旦供给者觉得价值被低估,只要能离开,他一定离开。船快沉了,先游出去的,一定是强壮的老鼠;要思考的是,离不开的,是忠诚度、感恩心让他不离开,还是他没有能力离开?
2. 管理,其实更像,不单单是市场机制
主管与部属的经营,除了考虑市场供需外,还有一个有很大的层面,它其实更像。它需要长期累积的信任、需要听得到彼此内心的需要,它需要在相处上是有火花,而非单方面支配关係。
3. 别让体制、组织惯例,杀了你最优秀人才
规则是用来提效、提高竞争力的,但在许多企业,。而更可怕的是那些不知为何而默默形成的组织惯例-,这二种情况,都是对企业竞争力、对人才的扼杀。
经理人必须遵循公司的规範,但却又必须时刻自省这些体制、组织惯例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废除那些无效的规则。
假如资历辈份绝对等同于能力,能力带来绩效与创新,而绩效与创新又带来企业的竞争力,那这就是套逻辑完美的管理机制。可惜资历辈份与能力之间,却不是一个必然的等式。
回归商业本质,商场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企业需要优秀的人才来共创最强、最创新的企业,你公司的体制、组织惯例,是在扼杀最优秀的人才,还是在发挥他们最大的能力与潜力?你的优秀部属,需要你去为他争取一个未来,而也许你争取的,也是企业的未来。
新旧年度之际,致那些我所敬佩的强人领导者(特别是故事中的这位高管):,意志力再坚定,也无法阻止生理年龄的老化,许多强悍的经理人走到最后,都是身陷自己打造的牢笼,身边仅余忠诚且感恩的,最终只能被公司淘汰,较幸运的,自己继续工作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后徒留一个没有未来的企业或团队。
最后,请经理人们,试着接纳与聆听那些很有想法但总是愤青风格、意见很多的部属,因为,接受他,其实也是接受当年那个跋扈、但却创新而冲劲十足的自己罢了。(我想你还喜欢:缺乏贡献的老员工该开除吗?管理讲人情恐成组织毒药!)
文章获圭大的管理弄好网授权,请勿任意转载!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