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成营收都是员工薪水!鼎泰丰如何成餐饮业神话大揭密
- 匿名
- 求职攻略
- 2024-02-25 21:01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今年,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广大职场人的关注:鼎泰丰情好霸气! 56%营收是员工薪水。
餐饮业界的员工纷纷开始抱怨自己的老闆,但业主却接连喊衰。事实上,以餐饮业的情况来说,要做到 56% 的营收都给员工还不亏钱非常不容易。鼎泰丰又是如何做到的?
鼎泰丰的台湾奇蹟
2008 年《今周刊》报导鼎泰丰时,他们平均每年卖出1亿个小笼包,当时,他们的全球年营收就超过60亿,鼎泰丰似乎非常有机会成为下一个麦当劳、下一间星巴克,他们却选择品质管理、小心地发展扩店。当时,这被认为是反向的市场操作,也许是因为这样的以退为进,让鼎泰丰成为如今鼎立台湾的重要餐饮品牌。
《纽约休闲杂誌》曾将鼎泰丰评为、《CNN》 也将鼎泰丰列为全球最佳连锁店第二名、2009 年,香港新港店荣获米其林一星评鉴,直到2018年在英国伦敦开设欧洲第一家分店,走到这一步,鼎泰丰足足花费了60年。去年的数字统计,鼎泰丰创下了这些可观的数字纪录:全台营收达30亿元、平均单店年营收高达3亿元、台湾10店平均日营收超过800万元、外场起薪39,000元、人事成本占营收 56%、离职率仅 2%等这般情景,足以成为餐饮业者的神话,鼎泰丰企业精神,自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SQP,精细掌控每个流程
鼎泰丰的标準化流程众所皆知,过去,中餐料理多为口耳相传,因此一个料理有百变口味,鼎泰丰以科学的精神拿捏口味变化,靠数学公式计算出一个小笼包皮有多厚多重、馅是多少克、以什么手法包、包出多少个褶子,严谨的规定,是为了不影响展店品质,达到误差率最小、出品最稳定的製造流程。
鼎泰丰最为人所知的不是 SOP,而是 SQP 理论,也就是依照结果论,做出不同的调整方式。比如每一种料理根据季节都会调整火侯、烹调方式,让口感接近一致,因此也培养出信赖该品牌的众多回流客。经过尝试、验证、修改、调整成完美的结果。
不仅如此,鼎泰丰也注重真实的用餐体验:他们控管食物品质、用餐体验,在小处都希望精準拿捏。
优秀的人员稳定性
餐饮业堪称流动率最高的产业,要找到年资满15年的高管并不容易,但鼎泰丰却不乏任职15年以上的员工,原因就在他们有非常清晰的奖励与晋升制度。以维持与员工的关係,不仅如此,鼎泰丰给员工的薪酬大大高于当地其他餐饮企业,他们也为员工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师、按摩师傅,体察细腻需求。
鼎泰丰讲究人力资源体系与品质的控管,更注重员工的精神层面,因此也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成为一个基石稳健的企业。
数据化管理
能够给予员工 56% 营收的企业,绝对非常用心在做数据的管理。鼎泰丰每间店每日统计基础的客流量、营收、各产品销售量、人员配比,甚至连位置改了摆放方式,都会统计营收与翻桌差异。
他们观察数字,不只从毛利,而是专注在从现场找问题,每次现场的变动都是实验数据,无论是师傅的配置、时间的运用、翻桌的契机,都可以从数据中得到最适合的解答。(我想你还喜欢:放越多假、效率越好?台湾这公司早已跟进)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