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林启峰、全联谢健南的电商零售6大观察:酷澎是资本市场创造的怪物
- 匿名
- 求职攻略
- 2024-03-28 06:03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整理/郑景雯 由天下杂誌授权转载
一手带领富邦媒(momo)打败PChome,坐上台湾电商龙头,并让momo在疫情间市值跃升至快4000亿台币的前富邦媒董事长林启峰,2022年退休后首度公开露面,参加天下经济论坛(CWEF),与同样是台湾零售业传奇的前全联副董事长谢健南同场较劲,讨论台湾零售业的现在与未来。
一个是任内挺住虾皮进攻的电商龙头领导人;一个是曾带领团队把7-Eleven打造成台湾零售业创新标竿、将美国市场打造成85度C新成长引擎,以及成功带领全联转型为实体电商的教父级人物。
他们卸任后对目前台湾零售业有哪些观察及建议?这两个电商与超市龙头领导者又会激荡出什么火花呢?
电商领导者林启峰三大观察1. 资本市场改变,造成不公平竞争近期台湾零售业非常热闹,很大的原因是,资本市场正在改变,却也创造不公平的竞争。为什么这样说? 2021年,虾皮市值大约2000亿美元,对比台积电市值5000亿美元,电商2000亿真的是很大的企业。会成为这么大的企业,主要是虾皮不断做补贴、免运费,吸引厂商进驻,在台湾取得C2C市场的领先地位。
近期台湾另一家很火的电商:酷澎(Coupang)。酷澎、虾皮都在纽约上市,但两家营业性质不太一样。
酷澎在纽约上市时,最高市值约900亿美元,也是相当大。酷澎不像虾皮市场战线打得很广,这么大市值的公司,需要不断有故事来满足投资方的需求。
当没有故事的时候,就是市值开始往下掉的时候,所以酷澎不得不往海外走,而酷澎第一个海外拓展的就是日本和台湾。
不过去年酷澎决定退出日本,因为营运结果没有预期来得好,台湾目前才刚开始。
酷澎的营运模式是从供应商拿货,用比进价还更便宜的价格,把商品卖到市场上,也因此有些厂商不愿意供货,因为会打乱厂商在市场上的价格。因此酷澎就必须跟台湾的通路商拿货,包括momo、全联、家乐福、7-Eleven,例如用10元买进,6元卖出。
资本市场创造了这种怪物,可以不赚钱来做生意,长期投资做7年、10年,造成市场不公平的竞争。
虾皮、酷澎会不会成功?我的看法是,虾皮在台湾已经没有竞争者,能继续站稳C2C领头羊的地位,虽然从今年2月开始,会针对某些活动酌收10%的费用,但也很难撼动它目前的地位。
2. 跨境电商虾皮、酷澎未来挑战虾皮在台湾的成功,不代表在其他国家也能複製同样模式,尤其东南亚国家有来自中国拼多多、TikTok等大资本电商,让虾皮在资本市场没有过去几年火红,筹募资金也愈来愈困难,逼得虾皮在前段时间从许多国家撤退并裁员。以虾皮整体而言,是有风险的,台湾未来是否会受到影响?仍有待观察。
酷澎未来最大的挑战,可能面临没有一家厂商愿意商品被折扣销售,会伤害其他通路的平衡,也对品牌形象有所影响。
未来能不能从折价销售,慢慢恢复到供应链的关係建立,这条路还很漫长。酷澎在台湾能否成功?现在还言之过早。
3. 零售业市场竞争更激烈台湾还有第二个不公平竞争,那就是对跨境交易的不设防,造成不公平。
台湾对跨境的贸易有规定,目前2000元以下的货物要课税,却没有彻底执行。从海外寄到台湾的包裹,约有99%都没有被扣税。
无论是7-Eleven、momo,净利都是5%以下,但都需要缴税。但跨境商品基本上不用缴关税、所得税、营业税,运费则是用海运包裹运送,对台湾零售市场是一大冲击。
在虾皮进到台湾之前,台湾每年的包裹数量不到1000万笔,但到今年已经超过8000万笔,整整多了7000多万笔,换算成金额,都是千亿以上的数字,也是造成台湾零售业压力很大的来源,造成街边店、五分埔生意都大不如前。
各方面的压力,也造成实体通路得做出许多因应与反击。
不过实体通路最大的限制在于区域性,再来就是商品数量,势必得发展线上电商、同时往外走。包括全联、家乐福都投入很大的金钱物力,往外做配送服务,也因为Ubereats兴起,让外送变得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竞争就更激烈。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