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涯经营像投资,在职场埋头努力的你,不小心踩进了3个落差误区?
- 匿名
- 求职攻略
- 2024-03-28 16:01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公关人生相谈室
本文目录:职涯经营3个落差误区(点选可快速前往)资讯落差努力落差情感落差随着台股上两万点和近期的高股息ETF抢购热潮,有许多原本没在股票市场活动的人,也纷纷解掉定存甚至是额外借贷,希望赶上随着市场获利的车。
股票市场的热度,其实也跟产业的更迭连动,除了反应市场的预期,也映照出个人职涯经营和选择的挑战与机遇。
在无法完全将目标量化的职涯经营中,如同投资一样,我们往往会看到某些不断被挑战与踩坑的误区,这包括:资讯落差、努力落差与情感落差。
一、资讯落差像是财经频道每天定时帮忙解盘的股市名嘴一样,一般投资大众其实并没有自己所投资的股票产业的背景知识、技术专业、人脉与内线消息。于是,大部分股民只靠着第二手的媒体报导、第三手的名嘴解盘资讯与第四手的街坊传说,就决定买进或卖出哪些股票,无疑是把金钱像是赌盘上的筹码放入,只等待好运的降临。
在职场上,我们也往往错将资讯落差误以为是努力差异,在尚未理解到问题与事件全貌之前,就埋头努力,而许多职场上的沟通不良或是不被重用也往往奠基于此。
举例来说,像是生成式AI兴起之后,我们以为人人都可以靠着AI成为博学多闻的能人。但事实上,生成式AI只让没有辨识资讯真伪能力的人更偏听,把AI拼凑出胡说八道当作真理。真正有能力辨识资讯真伪的人,可以利用生成式AI简化自己步骤化的工作流程、检核程式码甚至是校正长篇的文章翻译,甚至运用生成式AI自动化自己的部分工作。
相较之下,只拿生成式AI产出内容去交差的人,其实就跟一本正经胡说的人差不多,只是做做样子,也很容易被有鉴别能力的人看破手脚。
二、努力落差在看到媒体所报导的成功人士故事,我们也很常误以为成功有可以複製的路径。然而,基于每个人出身背景、手上拥有资源、努力程度与机运差异,我们往往只看到那些可以被快速辨识的外在条件,无论是学历、经历、家世等,却忘了在被媒体报导之前,那些人所投入的时间和努力,甚至是无人知晓的挫败历程。
无论是音乐家、运动员、作家、讲师等职业,只要是由技能堆叠的行业,除了天份之外,往往需要很多的刻意练习与时间投入,加上不断挑战自我极限,才能养成看似有个人风格的技艺展现。
然而,若是我们只是从旁观者静态的角度观察,往往也会错失掉有成就的人在动态能力轴线上所付出的努力,以及随着时间所累积的大幅複利成长。
延伸阅读:500强企业主管成功经验,5个“底层逻辑”:让自己像产品一样不断升级
三、情感落差职场上红人跟黑名单的差异,其实多不是取决于掌权者的主观偏好,而是个人的实用价值进而累积的情感价值。
就像是在高科技产业,研发单位的待遇高于行销单位,原因是单位贡献产出跟技能稀有程度的不同,一个是企业产品创新的命脉,一个是企业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哩路;一个看向未来,另一个看向产品生命週期的终点。
碰到组织调整时,往往企业会最先精简的,也是与企业命脉离得较远,砍了不会伤筋动骨,或是可以有替代解决方案、有更便宜地区人力可以外包的部门。
依照实用价值而累积起来的情感价值,往往像是替个人的职涯筑起了一道护城河,在里面的人有余裕可以继续练兵、累积粮草,而外面的人只能继续找城堡的破口,希望挤进草长马肥的领地内。
然而,即便不在企业关键命脉部门任职的职场人,也或许可以透过跨领域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技能组合。透过多元技能的运用与实践,我们也有机会成为架起不同专业领域沟通的桥樑,也进一步累积自己在实用价值外的情感价值,也弥补情感落差带来的不利状况。
资讯落差、努力落差与情感落差,就像是我们用来校正职场路径与发展目标的GPS,重点不是抢先一步获得别人没有的东西,而是必须先定位自己的起始点与终点为何,再靠着累积技能跟经验,以及辨明外在环境情势,一步步往自己的目的地前进,成就属于自己的职场风景。
(原文标题:在职场上的你,是跟着大家走,还是不小心踩进了三个落差的误区?)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