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没有你不会倒!无论再努力工作还是一直来,觉得很痛苦该怎么做?
- 匿名
- 求职攻略
- 2024-01-07 06:03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日本精神科医师 井上智介
你在公司里一定很受信赖,也是个很努力的人。但不管如何,如果工作一直来,也会让人觉得而变得悲观吧。
让你有负面情绪的原因是工作过量,而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向他人求援。不过,正因为是认真的人,所以有时很难开口吧。如果想拜託主管或同事分担工作,直接说就好,但有的人面对面讲话会紧张,也可能无法好好表达想法。这种时候,最简单、最没有负担的方式,是透过e-mail,如果觉得讲电话比较轻鬆,也可以这么做。
工作量无法负荷时应求救,但也要主动讨论解法
求援时,请直接表达出的讯息。不过必须注意的是,不要使用发洩怒气似的字眼,例如虽然这么说也可能得到帮助,但会让人觉得是恼羞成怒,不管如何都会给人留下坏印象。虽然工作量太多不是你的错,可能是其他人的问题,但求援时,基本上要用请託的态度。
再者,不是只告诉对方自己无力完成工作,而是聚焦于讨论,这样的求援也比较有效。例如,、。如此一来,对方也能思考该怎么做,像是、,比较能接受你的请求。
如果你都这么拜託主管和同事了,却没有人帮忙,那么,他们就是这样的同事、就是这样的公司,你没有必要在这种地方被糟蹋。在勉强自己、身心受创之前,赶快逃离才是上策。
别怕求救他人,人生而就是互相麻烦彼此才得以生存
有些人就算有工作的事想找人商量,但由于担心开口会造成别人困扰,或是自己的提问不妥,所以不敢开口。又或是,觉得请假可能会加重他人负担,在罪恶感下不敢请特休。还有,就算明白,但忧心辞职会带给他人麻烦而无法辞职。
有很多人太在意是否会造成其他人麻烦,结果辛苦了自己。你也是这种很善解人意、很认真的人吗?
会过度在意不要造成别人的麻烦,与成长背景有关。从小,父母或老师就一直耳提面命,这个提醒于是成为一个重要的价值观,根植于这些人心里。就等于。在这个价值观的束缚下,他们就不知道如何去拜託别人。
我要请你先理解一点:即便希望在不麻烦别人的前提下生存,也是无法做到的事。正因与他人互相麻烦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才能在有困难时求援,并且彼此互相扶持。也请你将根植于心底的价值观改写成、。
如此一来,就算觉得自己给别人带来麻烦,也不会认为那是坏事。不勉强自己一个人默默努力也没关係,有必要求援时,发出求救讯号也无妨。一旦你因为这么做而变得比较从容时,下一次,换你帮助别人、接受他人请託就好。
最后,我要提醒的人。公司少了你,并不会垮掉,但是,如果你再勉强下去,垮掉的是你自己。面对公司,你应该要这么想:可以代替我的人要多少有多少。
当特休用完仍身心俱疲,就该思考下一步了
读到这里,我想请问觉得自己符合许多危险讯号的人——你是不是认为、?
所谓请假,只不过是那天不上班,也不领酬劳,完全不违法。
要是必须请假让身体休息的日子变多,确实是个危险讯号,不过,害怕请假而勉强工作,更是危险。
以上这些,的确都是很难休息的理由。
不过,再这样努力下去,身心俱疲也是可预见的结果。为了清楚看出目前的状况,请确认一下你开始觉得公司或工作令人难受之后的出勤状况。确认的重点是。
很多工作过劳的人都会出现以下模式。一开始,他们大概是一个月请一、两天特休来让身体休息,很快地,不知不觉中就把特休用光。但请假会扣薪,所以只得先忍耐,暂时不请。但之后状况愈来愈差,只得每週请一天假,週末一直躺着休息,于是连星期一、二也一起请,就这样请假天数一直增加。此外,为了去医院看病而迟到早退的情况,也很可能不知不觉地变多。
如果发现自己迟到早退的情况,那现在就该思考如何改变充满压力的环境,或是要怎么脱离。例如,因为请假导致薪水减少的话,尽早留职停薪并申请伤病给付,也是一个方法。
我认为,不是,相反地,。(我想你还喜欢:员工旅游非去不可吗?公司员旅强迫我请特休、还扣全勤!这样是否违法?)
--------------------------------------------------------
本文节录自宝鼎出版《今天也不想上班:放下不安与纠结,拥抱想逃离职场的自己,喘口气再出发》一书,请勿任意转载!
作者简介
井上智介
岛根大学医学系毕业,现在同时以职医、精神科医师、健诊医师三个身分执业中。身为职医,每个月要拜访三十家以上的公司,身为精神科医师,透过门诊治疗忧郁症等精神患者。另一方面,为了让更多人能不拘小节,笑着轻鬆生活,他也在部落格、推特上积极传递讯息。着作包括《上班时,别演太多内心戏》、《刚刚好的不努力》等。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