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比等加薪更快?升官机会来临你会去吗?1真实故事揭密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4-01-18 18:01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网路专栏作家 菲女狼
当机会上门,你却还没準备好的时候,是否该赌一把?理查3年前跟3年后的答案绝对不一样。
理查是一家电商平台担任业务。3年前,同是电商平台的竞争对手找上他,挖角他出任业务部门小主管一职。起初,理查欣喜若狂,这可是他职涯上的大跃进。但是激情过后,有更多现实层面需要考虑。
虽然他也很想让发展更上一层楼,但竞争对手公司内部竞争激烈时有所闻。这个业务部门总监的缺,听说也是个不容易坐的位置。对于理查这个才在电商平台打滚3、4年的人来说,实在没有十足的自信跟把握,可以应付看似有排山倒海压力的职位。
论人脉,没有交游四方;论外语,普通水平而已;论管理,尚没有带人经验。一连串的自我怀疑,让理查深信自己不是坐那个位置的最佳人选,也很担心对方挖角他只是误会一场。万一真的跳槽,反为自己的职涯招来危机,可就不好了。考虑良久之后,理查推辞了新的机会,选择了相对安全且有保障的现职。
就在他拒绝那个位子2个月后,理查发现,该竞争公司找了他的同事彼得去接那个部门经理的位子。
彼得与理查师出同门。彼得有多少实力与能耐,理查略知一二。基本上两个人的实力在伯仲之间,理查实在不知道彼得哪来的勇气敢去管那么大的部门,挑战那么艰鉅的职位。理查心里暗忖:彼得撑不了多久的。依他对彼得的了解,他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坐镇一个高度挑战的部门,在那样高度竞争的公司生存下去。
没想到3年来,彼得不但撑下来了,还做得风生水起。这几年来,该公司的业绩表现还算平稳,彼得甚至代表该公司接受採访跟演讲,累积自己的知名度。
最近理查再一次听到彼得的消息,是一间新进入台湾市场的国外电商平台重金挖角彼得。一向敢冲、敢拚的彼得选择了新挑战。
40岁不到,彼得已成了跨国公司台湾区业务部门的业务总监,可说是人生成就达成。反观自己还停留在3年前的工作岗位上,文风不动、动弹不得。每每理查忆起3年前与机会的失之交臂,总是有无限感慨。他与彼得两人的发展可说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升迁机会来了,该不该去?
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準备好的人。但当机会来临,却自认还没準备好的时候,该怎么办?有些自信爆棚的人,即使没有十足把握,表现起来也是信心满满。有些人个性天生自谦,即使在外多方看好,仍是觉得自己尚有成长空间。
到底準备好了没有,其实没有一套公式跟标準。再说,现今的商业环境步伐之快,让人永远都有学习的空间。因此,当有机会来临时,客观条件觉得大致可行,真的不用因为担心自己还没全部到位而却步。因为社会分秒都在进步,人生完全没有準备好的那一天。
首先,既然对方愿意提供发展的机会,必然也经过一番主客观评估,势必是看重你某些能力,只要能认清自己对于该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为何,并在这一块能力上不让对方失望,就满足了对方当初的要求,即便有其他能力不如预期,但加权之下仍不失为人才。
再者,组织打的是团体战,讲究的是群体的智慧。体质健全的大组织就像一个机器,即使一部分环节运作有点问题,整体效能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言下之意,只要表现不太过失常,通常不会有太大风险。
第三,环境会驱动成长。也许在接受挑战前,有些能力你并不完全具备,但当你身处在那样的环境中,只要愿意付出,自然每日会有每日的成长,而且成长会超乎自己预期。更上一层楼之后,接触的人不一样,格局不一样,成长的速度也会不一样。
Google前执行长施密特(Eric Schmidt)说过一句名言:同样,当有人开放一个好位子给你,不要花时间怀疑自己有没有那个屁股,先坐上去就是了。(我想你还喜欢:薪水卡关好久...好想加薪?10大升迁机会你绝对要把握!)
文章获菲女狼FB粉专授权,请勿任意转载!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