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就说、改不了毒舌习惯?资深记者亲授学校没教的好好说话术
- 匿名
- 劳动法
- 2024-01-19 09:01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首尔经济日报生活产业部部长 沈熙正
如果有人问我再次出生的话,还会选择当记者吗?我可能无法马上点头说愿意。记者这份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相当有成就感,我并不后悔这个选择。但如果能够再次出生的话,我希望能够不用从事如此敏感的工作,我想做可以对他人露出笑容、更有正向影响力的工作。
我当记者几年之后,转到专门报导重大事件的社会组。当时每天加班超过半夜十二点,然后凌晨四点去警察局询问半夜是否有发生事故。如果发生杀人事件,就会纠缠着办案刑警问那些人为什么死亡、杀人兇器是什么、死因是什么等种种细节。
由于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待事件,听到的是不加修饰的言语,而我也不是要写什么动人报导,所以从口中说出的言语也充满偏激和粗俗之言。可能是生活在粗言秽语的环境中,导致我的身心变得极为孤单寂寞,所以常在包包中放着诗集。当时的我,应该是想治疗那颗因言语而受伤的心,也是第一次意识到:即使是向他人说出的话,也会影响到自己。
其实在学生时代,我就已被公认是说话尖酸刻薄的人了。因为当时我说话直言不讳,且冷冰冰,无论对象是谁,只要犯了错,我一定要逼对方认错才甘心。我认为只有那样做才是正义的行为,也因为我总是说负面、粗俗的话语,导致在日常对话中无法从自己口中说出让大家心愉快、或让他人感觉温暖的话。
或许这样的我能把工作做得很好,但是没有人愿意待在我身边。撇开是非对错不提,为什么当时的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心之语不仅会给他人带来巨大的伤痛,最后还会回到自己身上呢?如果当时的我能够及时知道,言语不仅能把自己的关怀传递给对方,自己也会因此获得正面能量,那么我当记者的头几年就不必时时绷紧神经,也不会过得那样辛苦了。
回首过往,我从来没有学习过不让自己受伤,又能获得所求的表达方法。许多心理学家指出:理想的自我表达是在传达出自己意思的同时,还能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权利,也就是。
然而,只有从事记者这个工作才需要主张同感吗?其实并非如此。当我们有求于人的时候,首先要听懂对方的话,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说服和协商,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可说是我们生活中需要的生存技能。
称讚和鼓励我的那些话
万一觉得自己很不幸的话,我们有以下三个解决方法:改变他人、改变让自己不幸的环境,或是改变自己。然而仔细思考便知,即使对方是亲近的家人,改变他人的可能行也是极为渺小。而虽然可以离职改变环境,或找其他事情来做,但会出现其他痛苦的可能性很高。再加上这个决定太过冲动,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源。
我建议的方法是第三个,也就是改变自己。首先,尽可能减少或终止使用错误或粗恶的言语,接着把工作和自己分开来思考,即使是开玩笑,如果是在诽谤对方的话也不能轻易脱口。如果不小心听到不好的话,要努力马上忘掉,不要听也不要说粗鲁的话,而要刻意鼓励、感谢和表达亲切。把怎样说话当成人生重要的课题,与人们见面时,要有意识地努力说好话。
、,当这种经验越来越多之后,就会发现从自己口中说出的好话之后,最终好话也会变成好几倍的礼物重新回到自己身上。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想要维持长久深厚的关係,就需要好的对话,但这并不代表滔滔不绝的口语能力是必要的。当你找不到适合的言语传达心情时,不需要说其他话,只需要重複对方的话表达同感就可以了。
现在的我多少有点郁闷,为过去那段无法说出好话和对的话、口吐荆棘的时光感到极为惋惜。在那段时间里,我到底错过了多少贵人,和原本可以体验到的美好经验呢?
每当我想起过去那个为了不让人看扁、觉得自己好欺负而特意使用粗言恶语的自己,就会感到非常可惜,然后加倍地对他人说出好话和温暖的话。不需要指责过去的自己,只要称讚和鼓励现在每一天都在努力的自己,因为后悔和自责对人生毫无帮助,没有理由一直用言语重複过去的错误。我们要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现在的自己身上,为了成为更好的人、为了得到幸福而努力。(我想你还喜欢:一句口头禅竟让你变社交杀手?小心!快远离爱讲这句话的人)
#不好的话语就丢进马桶里沖掉
本文摘录自采实文化《不必口吐荆棘,也能自信锋利》一书
作者介绍
沈熙正,1975年出生。成均大学毕业后,在汉阳大学新闻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
2000年进入京乡新闻成为媒体人,跨足社会部、产业部、体育部等诸多领域。2008年进入首尔经济日报。任职于产业部时,主要撰写韩国经济核心的家电和汽车等企业的发展;2011年至今,转于生活产业部撰写国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相关内容,报导综合购物中心、时尚、美容、饮食、饭店、免税店、名牌等最新资料,以及国内外日新异变的消费趋势。现为首尔经济日报生活产业部部长。
作者身为生活风格专家,认为只要可以丰富人生,什么事情都值得尝试。无人机服务和网路购物兴起,加上环境友善意识抬头等各种原因,大幅改变了韩国人的消费模式。针对新消费趋势和生活风格业者版图重整的内容报导,得到具备专业与未来展望性等高评价。2019年春天开始,和共同分析消费文化,也同时开始连载展望未来的。
任职记者20多年,看过无数所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用压迫方式对待他人,而是通过真心的共感使他人自发改变,也就是。过去的他时常担心被看不起或佔便宜,用满身的刺和苛刻言行武装自己。如今才明白,人天生的温柔并不会破坏强大,真正的强者都是内心温柔的人。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