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Apple工程师竟也碰到年龄歧视?年过45岁想转职还有哪些优势?
- 匿名
- 劳动法
- 2024-01-20 06: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Daniel Chang的职场生活笔记
一位高年级工程师说:
我身边一些朋友也花比较久的时间才找到下一份工作,他们有一个共通点—年龄都超过45岁。当你大于45歳,真的会遇到年龄歧视? 我必须老实说,答案是残酷现实的。这篇文章会分享高年级工作者的故事,并反思职场工作者该如何面对年龄歧视,我整理了五个生存法则,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高年级工作者正在消失
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曾公布一份调查,年龄介于45岁至74岁的劳动人囗中,三分之二表示曾目睹或遭遇年龄歧视。近十年来,硅谷前150家科技公司发生年龄歧视多于种族或性别歧视。ProPublica 的报告指出:
根据统计,美国员工的平均年龄是42岁。Google和Amazon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2018 年Stack Overflow 对全球 10万名工程师的一项调查发现,其中四分之三的人未满35岁。中国因为人口红利,高科技公司的员工平均年龄还要更低 。,2017年2月这一则华为内部网站的员工发文,让35成为中国微信朋友圈、微博热搜和网友热烈讨论的数字。
美国、中国如此,台湾呢?根据统计,台湾50~55岁的中年男性,劳动参与率减少 7.5%。日本平均退休年龄69.5岁、韩国71.2岁,义大利60.8岁、西班牙是61.4岁,而台湾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7.8岁,明显偏低。
如果你也认同年龄歧视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那我们就一起进入主题吧。以下是我整理职场工作者面对年龄歧视的五个生存法则,希望对你有一些启发。
【法则一】评估现况
每家公司对高年级工作者的态度都不一样,举二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有将年轻化当 KPI 严格执行裁员的公司,也有对资深员工特别尊重的公司,所以你必须要先了解你公司的,再评估你还有几年会遇到年龄歧视。
你只要观察与你相同职位的同事,年龄最大的人几歳,大概就知道你公司的年龄天花板。如果你放眼望去,都是 30 歳以下的同事,那你要做到 45 歳就有很大的难度了。
【法则二】降低风险
如果你的年龄接近公司的年龄天花板,那你该计划下一步了。你必须先做二件事来降低风险:
1. 提升价值
年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如果你是工程师,45 歳也许算太老;但如果你是技术副总,45 歳也许还算年轻。因此你必须晋升,让你的薪水、职称与你的年龄、价值相符。
LinkedIn 发布的《职场人转捩点报告》指出 35 是职场的关键数字。这份报告针对 4,400 万用户进行统计,发现升任经理的平均年龄是 27 岁,27 到 30 岁之间是晋升的小高峰,30 到 35 是大高峰,35 岁之后晋升的频率开始下降,45 岁之后逐渐趋近于 0。你必须把握 27~35 歳的。
2. 保持活力
有些人很年轻,但看起来很老。有些人虽然年龄不小,但看起来很年轻。你必须要保持活力,让你的仪态保持年轻。
【法则三】选定目标
除了降低风险之外,你还必须準备你的第二曲线。年龄天花板一般是:台商 > 外商,传产 > 高科技,老公司 > 新创(仅供参考,很难一概而论),你必须选定你的目标产业及公司,并找出你独特的定位。
如果你现在的专业跟你想要去的公司有落差,那么你必须要充实自己,包括:唸 EMBA、AI 学校,考PMP证照……等,依照你设定的目标,有计划地去学习。
【法则四】拓展人脉
这点很重要,但常常被忽略。别只埋头上课,忘了拓展人脉,建立个人品牌。万宝华人力资源针对近六万名客户进行调查,结果指出:因此你平常就要培养多结识业界菁英的习惯。
《超级关係》的作者理查柯克将人脉分为强连结(亲密的家人与朋友)及弱连结(泛泛之交)。他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
【法则五】心态归零
最后,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心态。高年级工作者最容易掉进的陷阱就是 —
有时候你不是年纪太大,而是心态太老。你必须将心态按下键,才可以拉出第二曲线。
小结
65 岁的高年级工程师说:(我想你还喜欢:中年转职就怕没人要?过了35岁,想换工作先做好这4件事)
— 瑞典传奇女星 Ingrid Bergman
本篇文章获Daniel Chang的职场生活笔记授权,请勿任意转载!
作者简介
张立业,Daniel Chang。一个热爱台湾、热爱科技、热爱行销的中年3C宅男。现任台达电 Director,曾任微软客户成功资深协理,Office行销事业群资深协理。专栏作家及部落客,文章被转载于《商周》、《中时》、《今周刊》、《INSIDE》、《关键评论网》、《大人学》等媒体。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