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贡献的老员工该开除吗?管理讲人情恐成组织毒药!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4-02-01 12: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圭大的管理 Know-How
当功臣已老,是兔死狗烹、还是供皇粮养天年?以下是两个常见的职场实况:
管理,讲人情吗?公司元老不再贡献,该看在过往功绩放过、还是果断开除?
案例一、父(董事长)与子(总经理)的对话。
子:
父:
子:
案例二、二位管理者的对话。
主管A:
主管B:
主管A:
主管B:
一边是事情、一边是人情,左右都是为难了自己
一边是事情、一边是人情,听来都有其道理。案例一总经理及案例二主管 A 都是就事论事之人,他们怀抱着战战兢兢的态度看待企业经营、深知商场如战场、讲贡献、产出、效率,但似乎少了点人性;董事长及主管 B 讲求人情义理、饮水思源,却似乎不顾效益、欠缺商业思考。
这让我想起香港一部经典。这部电影巧妙的平衡了法、理、情三个元素,经营企业,我们又能否像电影一样,融合好人性、人情、制度与商业效益?
Know-How弄好管理的诀窍
这二个案例看似微小,但实际上却是牵扯团队的大事。要解这些个大思想的小问题,可分为二个方向:
1. 别做,要做
人情化管理,即是依靠做管理,所谓的。在社会上讲人情是常态,只是当管理者以为中心思想,往往会忽略企业效益、苦劳胜于功劳,并将社会文化的习惯,错用到企业经营及团队管理上,进而造成公私混淆、形成圈子帮派、强化部门间的隔离墙,创造出的组织氛围。
相较之下,人性化管理是更为合适的。他实质的内涵为白话一点说,就是做到。
看个实例,华为有二个知名的管理机制:一、没有人能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二、末位淘汰主要针对管理者。这二点,让的人性,有所警觉及克制;并让的人性追求,能得到满足,并推进公司整体及团队投入走向对的方向。
2. 义气适用于创业阶段,但长久却是组织毒药
人情化管理、或称关係文化,推到极致,就是的表现。在义气的世界里,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无论是非对错,兄弟都愿为你肝脑涂地,我们的关係连结强过任务成果。
正如电影那句经典让男主角赴汤蹈火、荷尔蒙爆表。所以人情化管理,短期有效,特别在创业阶段,一句兄弟我挺你、胜过千言万语。
但长期下来,对组织管理却是毒药。因为人情化的管理,打造的是江湖、是圈子。圈子只信自己人,具备排他性、歧视或压迫新血的意味,也习惯压抑个体、强调集体,任何质疑挑战、创新创造、改变既有行事规则的个人思想或行为,都是违反伦理。
回顾文章开始的案例。案例二公司不忍处理的收容部门,就是典型的人情化管理:忽视企业效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算有错也是自己的孩子;而案例一董事长讲的人性和义气,也将人情化推进到了义气江湖的层次,面临着总经理儿子的逆鳞挑战。
这二者,那个严重?前者如流沙深陷,后者将如派系斗殴,基準不同,无法比较。
但我感觉,后者更容易解,因为经营者已感到;但前者,浑然无觉,高层可能正稳坐庙堂之上,但树已自腐,且风雨将至。(我想你还喜欢:离职率高是有原因的!小心逼走部属的6迹象只有你不懂)
文章获圭大的管理弄好网授权,请勿任意转载!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