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感让你放不下工作?谘商心理师1句话点醒完美主义者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4-02-02 15:01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谘商心理师 杨嘉玲
有些人的出现只是为了教会我们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许是背叛、正直、付出、勇敢等,当事件落幕后,他们也就会离开或淡出我们的生命。
但当我们背负太多期待,承担太多责任,就很容易卡在关係里,无法动弹。那些会伤害你的关係,其实都是在你心里生了根的人,他们製造出来的关係肿瘤也会特别的大。割捨,并不是决裂,而是了解到如果不适度的切割,生命的养分就无法得到最适当的发挥,整个人会越活越虚弱、衰败。
虽然好累,但事情没有我不行
子彰是一家旅行社业务兼导游,深获客户好评。最让老闆刮目相看的是,子彰不仅做事负责,还很懂得与人交际互动。所以老闆总是把最重要的客人及工作交给他。
子彰赢得业绩的方法,并不是光靠会说话。他总是花很多时间了解客户的需求、喜爱。只要客户要求,他都会想尽办法找资源完成,把客户的需求放在心上。所以客户经常戏称子彰为,没有什么是他解决不了的事情。这样的工作态度,遇到懂得赏识和相互尊重的人,双方就会互动愉快,但人在江湖总难免会遇到一些存心刁难的客人。
客户不客气地对子彰说。
这些话让子彰非常难受,但顾及公司的形象,他依旧堆起笑容回应:即便遭遇如此不合理的要求,子彰仍努力博得客户认同,想让客户相信他会尽全力做到最好。
然而出国后,客户依旧一路嫌弃,让十分在乎顾客评价的子彰,压力非常大。为了讨客户开心,他不断退让自己的底线。因为对他来说,能得到每一个客户的信任与喜爱,是最要紧的事。
不只面对客户,面对老闆、同事的要求,子彰也都卯足全力。因为他觉得对方愿意把问题交给他,是对他的信任,是他心中经常出现的小声音。
放不下工作和责任的子彰,无时无刻都非常忙碌,根本没有时间好好休息,身体和心都好累好累……。
以责任为名的内在交换 ─ 期待被信任
一般人总有个偏见,觉得那些需要心理谘商、人际关係有问题的人,一定是成长背景比较辛苦的人,可能是父母失和、家境清贫或曾遭到霸凌欺负的人等,才会不懂得如何与人应对。相反地,那些社经地位很高、工作表现良好的人,便不会有太多关係问题,因为他们一定拥有很好的沟通技巧,才可能得到这么好的成就。
其实这一群看似的人,他们的心理压力与内在焦虑,不亚于生活适应力较低的人,只是他们更擅长压抑与伪装,让人误以为他们过得很好。
这一群人因为对社会要求很敏感,再加上能力好、责任心重,所以他们经常超支自己的体力、封闭自己的感觉,不达目标绝不放弃,表面上是为了赢得掌声与认同,但事实上,站在高处久了,驱动他们前进的渐渐不是完成的快乐,而是害怕没做好会让人失望。
就像一些名人或影星,虽然过着优渥、令人称羡的生活,但其实他们的压力非常大,做好不一定会被发现,但一点小疏忽,却会招致排山倒海的挞伐,超乎常人的标準,早已让他们身心俱疲。但无法示弱的他们,只能透过药物或个人意志沉默地对抗着,然后在某一个无声的夜晚,悄悄殒落。
光越亮的地方,阴影就越深
就像子彰,因为害怕承认不足会被讨厌或质疑,所以他一直打着责任的旗帜,要求自己好、还要更好,随时保持积极、认真、正向,绝对不能轻言放弃或拒绝他人的请求。外界的信任,对他们来说,就像一枚枚勋章,得到越多,代表自己越重要、越厉害。他们追求,事事都想做到最好,却忘了人生若要,无论好坏都得接受。于是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渐渐忘记自己的需要。
我很喜欢家族大师萨提尔女士曾说过的一句话:。责任心强绝非问题,可是当这个标準无限上纲到任何人事物上,就会造成困境。
对子彰来说,适度的切割外界的期待与要求,不因害怕失望和失败,用坚硬的外壳伪装内心的脆弱,好好判断哪些人才值得他付出与照顾;面对不合理要求,敢于说不,他才能够长出真正的自信与自在,无须透过被需要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当一个人能够接受自己的有限,他才算是真正的成熟。(我想你还喜欢:有工作错了吗?快用9个问题测出你的内心焦虑指数)
本文摘录自采实文化《我决定,生活里只留下对的人》一书
作者介绍
杨嘉玲,国家考试及格之谘商心理师、启点文化有限公司执行长、彰化师範大学辅导与谘商所硕士。身分多元,喜欢游走在感性的谘商师、作家、故事创作,和理性的创业者、讲师、沟通教练之间,寻找生命不同面向的平衡点。
擅长透过文字,爬梳人心中複杂的情感;同时,不忘具体的行动与策略,带领个案走出生命的困境与僵局。专长:自我成长、沟通表达、亲密关係、心理界限、生涯规划等议题。
着作:《早点这样想,该多好》(大田出版)、《心理界限》(采实文化)、《身体语言,懂这些就够了》、《为什么我们的关係总是卡卡的》、《别人的情绪,你读懂了吗?》、《冲突对话,你準备好了吗?》(大雁文化)……等。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