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技巧/ Netflix找极端优秀人才用摇滚巨星法则,确保公司有竞争力
- 匿名
- 劳动法
- 2024-02-03 15: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原文-Reed Hastings、Erin Meyer|翻译-韩絜光|责任编辑-Bryan Lin
拿出业界最高薪资:Netflix《怪奇物语》的诞生
▲作者艾琳撰述:
2015 年的某个星期五下午,原创内容经理马特.图内尔(Matt Thunell)翻着刚出炉的剧本,兴奋得心脏怦怦跳。他们在好莱坞一家热闹餐厅的一角,马特读剧本的同时,经纪人安德鲁(Andrew Wang)安静地吃着午餐。从挑选剧本到製作试映集(pilot),马特是业界公认最有天分与创意的人物。他的一大强项,就是能跟对的经纪人变成朋友。安德鲁还没把《怪奇物语》的剧本给任何人看过,但因为他们交情好,所以让马特在午餐桌上抢先读剧本。
马特冲回公司,把文件呈给布莱恩.莱特(前尼可儿童频道副总裁)。电视界都知道布莱恩有一种神奇的能力,他总是知道观众想看什么。布莱恩激动地说。其他人会怎么反驳可想而知:或是但布莱恩的见解不同:
于是在 2015 年春季,公司买下剧本,拍摄时限步步进逼。但 Netflix 当时没有自己的製片厂。《纸牌屋》和《劲爆女子监狱》等强档影集,都是其他製片公司拍摄製作,再独家授权给 Netflix 播出。Netflix 还不曾自己製作内容,现在的 Netflix 正迈向新的阶段。
- - - - -
- - - - -
高密度人才,让工作环境变成良性循环
在那个阶段,Netflix 的製作团队只有寥寥几人,但製片厂运作需要的几十个人。马特回忆说:
《怪奇物语》第一季只用了一年多就拍摄完毕,于2016年7月15日播出。几个月后,就获得金球奖提名剧情类最佳电视影集。
Netflix 的成功,有许多建立在这类看似不可能的故事:由能力出众的少数人组成的小团队,也就是里德口中的梦幻团队,搞定複杂棘手的大难题。马特也说:
Netflix 的高人才密度是推动成功的引擎,海斯汀在2001 年大裁员后发现这个简单却关键的策略。接下来比较複杂的部分,是找出能够吸引并留住顶尖人才的具体步骤。
薪资比照摇滚巨星
▲作者海斯汀,Netflix创办人兼CEO撰述:
Netflix 创立后的几年成长得很快,我们需要雇用更多软体工程师。我才领悟高人才密度是成功的动力,所以我们锁定寻找业界的高绩效人才。在硅谷,这样的人才大多在 Google、Apple 和 Facebook 工作,而且薪水很高。我们没有本钱大量挖角他们。
不过,我自己是工程师,所以很熟悉自1968 年以来盛行于软体业界的一个观念──(rock-star principle)。摇滚巨星法则源于在加州圣莫尼卡地下室进行的着名实验。清晨六点半,九名实习程式设计师被带进房间,里面有数十部电脑。每个人会拿到一个黄色信封,内容说明他们要在接下来两小时,尽最大能力完成一连串程式编码和除错任务。此后,网路上针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多达上百万字。
研究人员预期九名程式设计师中最厉害者,表现应该会优于其他人平均的两到三倍。没想到,这九个人的程式设计能力至少都达一定水準,但最优秀者的表现却远远优于最差的人。成绩最好的人,编码速度快了二十倍,除错速度快了二十五倍,程式执行速度也比成绩最差者快了十倍。
其中一名程式设计师表现竟然会大幅赢过另外一人,这个结果在软体业界掀起涟漪,经理人绞尽脑汁想理解,某些程式设计师的价值真的比能力一般的同僚高出这么多。
- - - - -
- - - - -
摇滚巨星法则的招募方式
我有需要完成的任务、只能负担有限的薪资,于是我有两个选择。我可以雇用十到二十五名普通工程师,也可以只聘请一位,然后给他比其他人高出很多的薪水。
从那个时候起,我渐渐发觉,最优秀的程式设计师带来的价值不只十倍,而是百倍。我曾在微软董事会和比尔.盖兹共事,据说他又更进一步。时常有人引用他的话:这是软体业界众所周知的规则(虽然仍备受争议)。
我开始思考除了软体业界,这个模式还能应用在哪里。摇滚巨星的价值高于其他同业,这个规则并不只限于程式设计。好的软体工程师别具创意,能看出别人看不出的概念架构,而且能灵活调整观点,当某个特定想法卡住,他们知道如何换方法尝试,或是督促自己看得更长远。这些也是任何创意工作都需要的能力。
我和派蒂开始观察摇滚巨星法则可以用在 Netflix 哪些地方。我们把职务分成操作型和创意型。
- - - - -
- - - - -
创意型工作者,适合运用摇滚巨星法则
如果你需要操作型工作者,例如窗户清洁工、冰淇淋摊车店员或司机,好的员工绩效可能是平均绩效的两倍。很会挖冰淇淋的人,相同时间能装的甜筒数量可能是平均的两到三倍;好的司机出车祸次数可能只有平均的一半。但冰淇淋店员或司机的绩效再高,还是有上限。因此对于操作型职位,你可以付市场平均的薪资,公司一样能运作良好。
但在 Netflix,操作型的职务不多。我们的职位大多需要员工创新和创意执行的能力。不论哪一种创意型职务,最优秀者的表现很容易就会超越平均十倍以上。最优秀的公关专家想出来的宣传方案,吸引到的顾客可以是一般宣传手法的百万倍。回到《怪奇物语》的例子,马特.萨诺与安德鲁.王等多位重要经纪人建立的交情,让他比没有这些人脉的创意总监成功数百倍。当其他製片公司认为青少年主角不会受欢迎,只有布莱恩.莱特看出《怪奇物语》会成功,这个能力让他比其他对剧本没有第六感的内容副总珍贵上千倍。这些都是创意型职务,也都符合摇滚巨星法则。
2003年,我们的资金不多,要做的事却很多。我们必须审慎思考如何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口上。我们决定,只要是操作型职务,工作绩效有明确的上限,我们就给予市场中位数的薪资。但只要是创意型职务,与其拿同一笔钱雇用十几名能力一般的员工,我们会聘用一位优秀人才,然后付给她市场上最高的薪水。如此一来,人员会变得精简。我们会依赖一个极优秀的人做好几人的工作,但我们也会给予极优渥的酬劳。
从此以后,Netflix 聘用人才大多按照这个模式。这个方法非常成功。我们创新的速度和产能大幅上升。
我也发现人力精简附带的其他好处。管理员工很辛苦,需要投入很多心力。管理表现平庸的员工尤其辛苦,而且更花时间。维持小组织、团队精简,每个主管需要管理的人较少,反而能管理得更好。假如这些精简的团队,又都是由绩效出众的员工组成,那么不只主管表现更好、员工表现更好,整个团队也会运作得更好─而且更有效率。(我想你还喜欢:Netflix执行长谈人才密度的重要性,)
本文摘录自天下杂誌出版《零规则:高人才密度x完全透明x最低管控,首度完整直击Netflix圈粉全球的关键祕密》一书,并经由518职场熊报编辑彙整编修。
作者简介
海斯汀
里德‧海斯汀 Reed Hastings 是创业家,1997年与友人共同创立 Netflix,并自 1999 年起担任董事长兼执行长,在娱乐产业掀起革命。他的第一家公司 Pure Software 创立于 1991 年,在 Netflix 成立前夕被收购。里德在 2000 年到 2004 年曾任加州教育委员会委员,至今活跃于教育慈善事业,是 Dreambox Learning、KIPP 和 Pahara 等多个教育组织的董事成员。1983 年,他在鲍登学院取得学士学位,1988 年于史丹佛大学取得人工智能硕士学位。大学毕业到研究所入学之间,里德参与和平工作团在南非担任志愿教师。
艾琳
艾琳‧梅尔 Erin Meyer 是《文化地图》作者,也是全球顶尖商学院 INSEAD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她的文章见于《哈佛商业评论》《纽约时报》及《富比士》。2019 年,艾琳获 Thinkers50 评选为全球五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2004 年,她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居法国巴黎。1994 年到 1995 年间,艾琳参与和平工作团在南非担任志愿教师。更多资讯可参阅erinmeyer.com。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