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说A方案、上司说B方案... 工作遇多头马车到底听谁的?
- 匿名
- 劳动法
- 2024-02-04 09: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谢文宪(宪哥)
某次电视台录影,由于我是第一次前往,特别早到了些,工作人员很客气,倒了杯水给我,安排我坐在沙发区,我悠闲的看着杂誌,等待录影时间的到来。
没多久,另外一位来宾也到了,我礼貌性的递上一张名片,简单自我介绍,我们闲聊着,我虽然常在媒体上看见他,但本人倒是第一次见面,该有的礼节千万不能少,毕竟我是晚辈。
隔了一会,旁边竟传来阵阵的训斥声,我用侧眼喵了一下,是主管在教训员工,是的,我用两字形容。
主管双手抱胸,坐在主管椅上,靠着豪华椅背,屁股也坐满了整张椅子,一副就是大老闆的样子,好不威风。
听这三句话,俨然被骂的小姑娘只是个替死鬼、传声筒。没多久,小姑娘小声说了句唯一我听见的话:小姑娘离开主管视线后,在走道上赌气的说了一句:
我终于搞懂了,是多头马车的问题,我跟旁边的前辈点了头,示意进去录影,不关我们的事,还是别管吧。
多头马车与合作分工
往下谈之前,我先定义一下多头马车:
多头马车很常见,更别说勾心斗角的戏码更是观众爱看,演员爱演。话说回来,为何会出现这类现象呢?
1. 权责不分
尤其是组织内的灰色区域,难免出现一些三不管地带,权责不分时有所闻。
2. 私人恩怨
职场是做事的地方,偏偏许多人喜欢把这里搞成做人的地方,一旦是做人的地方,谁跟谁合,谁跟谁不合,一般人真的很难判别,部属更是无所适从。
3. 组织目标与共识不清
,是很简单的道理。
4. 僧多粥少,争权夺利
往上的位置越少,这类情况越容易产生。
5. 大老闆刻意营造
我看过公司高层刻意塑造两头马车并行,让两个人彼此竞争,藉此淘汰一方,是不是很暗黑?
另外在此,我想先谈谈的基本概念。
华人世界里,分工往往很厉害,而且也不难,组织内有实力与资历的人,往上晋升时,很容易做出分工的决策,如此也无可厚非。因此,企业越来越大,部门越来越多,分工分的越细,就越不可能合作,如此,上述说的5类情事,就会慢慢上演。
至于企业内部为何而战?合作肯定是最重要的事,没有合作为基础的分工,一点意义也没有。于是,部门间的共识与合作姿态,就决定多头马车是不是会产生,以及若是真的产生,该如何化解了。
我给多头马车组织的诚挚建议
以下5个方向,是我给大家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无论几头马车,决策前必须,肯定是不变的道理
我所谓的充分沟通,指的是无论职位高低的充分沟通,这是避免,最好的一剂预防针。
2. 职位谁高谁负责
通常对于创新或是未知议题的决策,没有人知道答案,只有时间能证明,我会建议谁的职位高,就让谁负责,一翻两瞪眼。
3. 大家都听你的别高兴,礼让意见者更别忧愁
华人世界都打出头鸟,我跟拔河队学习的精神是这道理,让我面对很多决策,释怀又舒畅。
4. 多头马车是组织设计的问题,这只有在上位者能解决
老大若愿意出面,才有解套空间,否则,底下的人叫几年保证都没用。
5. 建立团队共识和目标
透过高强度的团队建立共识活动,与伙伴自发性设定的挑战目标,我认为是解决多头马车问题最好的方法,但相对难度也高。
在我眼中,,因为冷漠,才是企业最大的惩罚,毕竟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至少还有号,有声总比无声的好。(我想你还喜欢:管理的方法都是下属教我的!聪明主管这样带人就对了)
文章获谢文宪-宪哥粉丝团授权,请勿任意转载!
作者介绍
谢文宪(宪哥),陆易仕国际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宪福育创共同创办人、知名职场专栏作家、News 98 、飞碟、中广新闻网广播节目主持人。
连续10年获《管理杂誌》评选为华语知名企业讲师。10多年来,为300多家知名企业进行内训、演讲,产业遍及两岸,至今上课场次已超过2千场,累积时数已超过1万2千小时,学员累计超过10万人次。超过200位知名的CEO,都曾经上过他的课。
着有《行动的力量》、《说出影响力》、《教出好帮手》、《人生最重要的小事》、《职场最重要的小事》、《千万讲师的五十堂说话课》、《人生準备40%就冲了》、《人生没有平衡只有取捨》、《20岁小狼.50岁大狮》等书籍。其中《行动的力量》、《人生準备40%就冲了》二书,为博客来、金石堂、诚品书店2011年及2017年年度百大排行畅销书籍。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