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司等升迁、新公司加薪8千!下份工作怎么选才好?
- 匿名
- 劳动法
- 2024-02-04 21: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职场作家 黄大米
小千每次打电话给我,都是面临选择点:、、、
一连串问句,每句都是犹豫。往前、往后举步维艰,瞻前顾后,怎么看都是赌注。当记者多年的小千每次遇到跳槽这事,智商就下降,浑身菜味,平日跑新闻的狠劲都没了。
我话回得客气。我是南部人,北上鬼混多年后,已将台北人的客气话学成精:台北人的,就是你最好接受,不然我们谈不下去。台北人口中的,就是东西不怎么样,有种勉强可接受的意思。
我对小千提出了务实的建议。所谓,一定是双方都开了条件,才能判断优胜劣败。如果什么都还不知道,想了不仅没用,还徒增恐惧。
几天后,小千又来电。加薪8,000元,就转台。我问。喊价后,没有立刻击掌贺成交,小千的内心戏再度隆重登场。
上班就是出来赚钱,钱到位了,心才会舒坦,其他的,都是其次。
小千心中的算盘珠子来来回回地拨弄,算不出最划算的定案。
看来,在小千心中的路有2条:
第一条路:留在原本的公司,薪水闻风不动
这个选择,图的是未来当主播和主持节目的可能。可能,我说的是,没有拍板定案的可能。只要一不小心惹主管不顺心,这个可能性会从99降到0。上班族都是把希望寄託在别人身上,鞠躬哈腰、察言观色,展现动物的求生本能。
第二条路:跳槽拚加薪
小千期待加薪8,000元,带动万位数字的进阶,例如4万2变5万、5万5变6万3,身价大跃进。
我觉得小千的烦恼,没那么难。除了考量加薪外,她更需要决定职涯的方向。向左或向右都好,站在十字路口不仅危险,也到不了新地方。
小千想了想,给出老实的答案,既然两者都想要,想做出决定,就得评估手上的筹码。
主播工作是青春财,年纪过了30岁,上播报台的机率逐渐下降;过了35岁则更低了,想播报得趁早。如果选了这条路,对于加薪的期待要往后挪一点,等播报久了,身价就不同了。
在新闻台众多的情况下,不少兼任主播月薪只有3万多,额外的播报费一节(一小时)的行情约200元到700元。看到这里,你是否觉得这行很没途?挤破了头,只是空有虚名。不是这样看的,资深的主播薪水还是很不错。另外,在有名气后,主持一场活动的价码是3万元到6万元,这是一个薪水开低走高的位子。
小千30岁了,我比较建议先卡到主播的位子。任何职业都一样,一开始是最难的。只要你在这家公司播报过,跳槽去其他公司,别人也会给你播报的位置,因为大家都爱用能立即上手的老鸟。培植新手既累,难度也高。
另一家电视台的主管就算肯帮小千加薪8,000元,工作性质却是做深度专题报导。一如前面所说的,你在哪个角色做得好,主管只会期待你继续坚守那个岗位。若小千把专题新闻做到得奖,会备受肯定,但不会因而得到主播之位,只会得到满满做专题新闻的机会,随着年华老去,便也跟当主播的梦想缓缓道别。
每个人每天醒来后都在做选择。从早餐要吃蛋饼还是土司夹蛋,到晚上睡觉要不要关窗,这些日常选择,有些能明快如反射地做出决定,有些可能会想来想去,最后翻盘,比如本来出门要买A,最后意志不坚地买了A+B回家。
为什么有些事情可以如此明快地做出决定?有几种可能:
第一、这件事就算做错了,也不严重,你可以承担。
第二、你非常了解自己的喜好,所以能够一秒就做出选择。例如:吃麵要加辣,喝珍奶坚持半糖等等。
所以想要能治疗好犹豫病,重点有2个:
一、你要够了解自己
你要很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欲望,没有害羞与不好意思,没有这回事,只有自己想要与不想要。
当你能看清楚自己有多时,这就是前进的动力。、,在待人处世上会受到肯定与欢迎,因为你丢掉自己,去迎合别人,当然人人喜爱。但最后你会讨厌自己,因为你辜负了自己。
在《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里,爱丽丝迷路了,遇到笑脸猫,她问笑脸猫:
笑脸猫说:
爱丽丝说:
笑脸猫说:
出发要有个方向,不然就可能在原地打转,不断困扰着自己。
二、风险评估
许多时候,我们因为怕选错路,而把恐惧失败的情绪无限放大,其实那些风险你都还承受得起,不要低估了自己。人生路上只要死不了人的,都是擦伤。
你不可能一直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其实每个错误都深具意义:当你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你也会因此更了解自己,无论结果怎样,至少都赚到心甘情愿。人生是一连串的过程。体验百种滋味,看尽春夏秋冬的变化,这样的人生才会过瘾。
故事的主角小千后来呢?她找不到愿意帮她加薪8,000元的新东家,便留在原公司当主播,力拚将来成为当家一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阿米托福
换工作的审视标準之一是:如果不是,就可以考虑转行或者换工作了。你的主管是你未来的样貌。(我想你还喜欢:中年转职就怕没人要?过了35岁,想换工作先做好这4件事)
文章获黄大米粉丝团授权,请勿任意转载!
作者简介
媒体记者出身并做到主管的黄大米,在複杂的电视圈翻滚多年,看尽光怪陆离,转业至人力银行,更深入万般职场怪现象。关于职涯、梦想和感情的追逐,她为读者提供跳脱了一般框架的思考观点及实现角度,并提供实际做法和建言。曾出版《若你委屈自己,任谁都能刻薄你》、《功劳只有你记得,老闆谢过就忘了》等书。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