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历攻略3】想要人资马上邀你面试?4技巧秒让履历含金量暴增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4-02-06 09: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职涯规划师 陈韦丞
即使参考许多履历範本,为什么履历看起来还是觉得很弱?好像怎么写就是写不出专业感,但也不晓得差在哪里。其实,除了版面设计以外,只要运用这些技巧,你的履历就可以焕然一新、展现价值!
一、运用关键字、行话
上一篇履历攻略,在目标研究阶段强调了关键字的重要性,但关键字的功能不是用来聚焦履历内容而已,还会有额外两个效果:
1. 当HR从人力银行系统中搜寻履历时,可能会直接查找特定技能、经历或证照,有放入正确关键字的履历,才会出现在HR的视野範围,没放关键字的履历根本就不会出现。
2. 如果不是透过人力银行履历应徵而是投递自製履历,审阅逻辑其实也很类似,HR都是透过浏览关键栏位和关键字,快速判断求职者的胜任度。通过初步筛选之后,才会仔细查看细部内容。
【履历小技巧】
关键字的用意在于使用,行话是该领域中的人习惯使用、期待看见、会有反应的文字,通常也反映了专业层次与当前趋势。因此关键字的出现,可以立刻吸引对方的目光。
二、具体描述
很多人在写履历自传时,相关经验虽然会带到、但写得不够具体,因而无法有效地展现出过去累积的专业和经验。
看过一份应徵市调人员的履历提到的经验,内容很合理、也正确,但对方其实无法从中判断这个人的能力水平。
站在企业的立场,对方可能会想进一步了解:这个人会使用哪些统计分析软体和方法?处理过哪些类型的资料:分析过什么议题、是否有政府单位或知名品牌合作经验、研究过哪些产品和产业?资料可以处理到什么程度?有用过枢纽分析吗?能不能独立完成?效率如何?研究报告完成之后,带来的实质贡献是什么?写得越具体,对方越能了解你的能力水平。
【履历小技巧】
这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写得太琐碎变成流水帐,必须先思考到底想呈现什么职能。有人把餐厅外场的经验写得非常仔细:但这些属于比较基本的事务处理,也是一般外场的共通能力,因此可以选择强调其他面向。
三、有感技巧—量化
量化技巧在网路上有很多教学,算是具体描述的一种延伸。我在系列第一篇文章里面提到的预算规模金额、流程改善数据、工作绩效表现、顾客满意回馈等部份,都是可以数据化呈现的内容。一般在文案撰写的时候,通常也会强调数据呈现,很多网站也会运用这种方式呈现过去的累积,可以有效地吸引受众目光。
【履历小技巧】
有些人可能觉得实际数字不好看,例如: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好不容易让粉丝人数从50人变成200人,于是写上这种浮夸的数据...但须留意的是,若没有写实际数据、只有写比例,通常还是会被打折扣。
四、前面分项拆解之后,最后提供一个整合架构—BAR
要描述一段经历时,可以拆成三个部份:Background背景 + Action行动 + Result结果。有些履历顾问会教STAR技巧,但根据隐者个人实际操作和运用的经验,实在很难分成四个部份,所以我通常以区隔出三个部份为主。
1. Background背景
描述背景条件,是为了衬托你的能力。如果工作进行时存在限制:预算不多、时间很赶,或没有人可以支援专案,那么即使其他人也有类似成就,但相较之下,你的环境条件更加严苛,此时你的能力价值就会被凸显,因而从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
举我的演讲经验来说:因为资深讲师累积的演讲人数,一定远远超过我的经验,所以要把这样的先决条件说出来,当成判断的依据。
2. Action行动
在任务中做了什么,这是大家都会写到的内容,但容易流于表面。可以参考上述第二点来撰写这个部份,将工作内容写得具体到位。
3. Result结果
有数据资料的成就,就以数字呈现工作成就,参考上述第三点撰写。例如:负责预算规模、取得多少专利、绩效表现排名、成本改善/效率提升数据、服务满意度回馈等等。没有数据的话,可以尝试用经典案例展现工作品质。
▼【履历攻略】系列传送门 ▼
【履历攻略1】制式化履历怎么写最吸睛?5大撰写要点一次掌握
【履历攻略2】还在用一封履历闯天下?3步骤轻鬆测出你的履历问题
文章获 隐者的旋律 部落格 授权,请勿任意转载!
作者简介
陈韦丞,是一位职涯规划师,取得美国认证的生涯发展谘询师资格后,现为MAYO鼎恒数位科技的产品经理,也是知名媒体关键评论网、Cheers快乐工作人杂誌和SmartM人才培训网等媒体的职业生涯专栏作家。
专业领域涵盖职涯定位、职场策略、履历优化、模拟面试、升学辅导、心理测验解析、生涯牌卡谘询和生命设计等,目前累积各大专院校和政府机构演讲与工作坊超过200场、实体触及人次近20,000人,谘询年龄範围从高中生到中年上班族。多年来帮助许多人找到理想的工作方向。
我认为:在升学和职涯的道路上,许多人感到迷惘、甚至选择不适合自己的方向而痛苦。我过去也一样迷惘又痛苦过,因此走上职业生涯谘询的道路。职业生涯方面的问题,欢迎找我谘询,我们一起找出当下最能平衡理想与现实的最佳策略!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