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管如何凝聚人心?10个毁灭团队的管理禁忌千万别碰
- 匿名
- 劳动法
- 2024-02-07 21:01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原文-布芮尼.布朗 Brené Brown|翻译-廖建容|责任编辑-Bryan Lin
试想以下情况:
在会议中,虽然你心里有不同想法,但怕自己的意见不够好而没开口?你早就有了企划,但担心被批评、被打枪而放弃,看着别人的提案心里冒出不甘心的酸话、维护自己的优越感?带领团队,你是否担心显露自己也没有所有的答案而失威信,不知道如何凝聚团队力量?
我们往往被自己的恐惧限制了而不自知。完美主义,阻碍我们成长。即使无法掌控结果,仍鼓足力量为一点可能性站出去,才是人生的领导力!
身为社工者与大学机构研究者,当我们与高阶领导者访谈时,会先问他们一个问题:现在的大环境充满了棘手的挑战,对创新有无止境的需求,领导方式需要做哪些改变,才能获得成功?这些企业受访者都给了我们相同的答案:我们需要更勇敢的领导者,以及更多有勇气的文化。
当我们继续追问,以了解这个世界需要更勇敢的领导者之际,研究突然出现了重大转折。我们得到的答案不只一个,是将近五十个,而且在直觉上许多答案和勇气并没有关联。
10个阻碍团队发展的恶性元素
我们一层层向核心剖析,不断追问:勇敢的领导力涵盖哪些特定的能力? 令我意外的是,企业受访者大多答不出来。只有不到半数的人认为,勇气是一种人格特质,而不是能力。以下是领导者界定的对组织形成阻碍的十个行为与文化议题:
一、逃避给予指导的机会
主管或老闆不敢开诚布公的给予建设性反馈,有些领导者将这种情况归咎于欠缺勇气,或者缺乏技巧。令人吃惊的是,超过半数领导者把的文化规範当成挡箭牌,逃避困难的对话。
不论原因是什么,研究显示,这种情况将导致情况更加暧昧不明、信任与投入程度愈来愈低落,以及问题行为增加,包括消极抵制、谣言四起、改以非正式管道(或是)沟通、八卦满天飞,以及阳奉阴违。
二、不主动承认问题
宁可花费不合理的大量时间去管理问题行为,也不愿意花一点时间,主动承认与处理恐惧和不安情绪。
三、没有温度
对团队成员缺乏连结与同理心,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逐渐消失。
四、怕冒险
组织内太少人愿意为了创新甘愿冒胜算高的风险,或是发想大胆的点子,以因应不断改变的要求与未获满足的需求。当所有人都担心自己尝试新事物后恐遭失败、甚至是招致批评或讥笑,那么这个组织充其量只能维持现状,而且只剩下团体迷思。
五、只有安抚情绪,没有投入资源
空有安慰而没有实质作为,终究只是空话,久而久之大家都会知道主管或领导人只会动动嘴。挫折、失望与失败会使我们原地踏步,失去信心,于是我们花很多时间与精力,安抚那些质疑自己贡献与价值的团队成员,而不把资源投注在善后,确保消费者与利害关係人重拾信心,或是补强内部流程。
六、只有责怪
面对问题先骂再说,自卑与责怪太多,常常怪罪组员学习不足。
七、逃避讨论更多种解决方式
主管或老闆选择逃避谈论多元性与包容性等重要的对话,是因为他们担心别人会认为他们做错事、说错话,或是判断错误。选择舒适安全,逃避棘手话题,是特权阶级的特徵,而这会破坏信任,使我们更难进行有意义与持久的改变。
八、急着解决表面问题,看不到问题核心
出现问题时,主管或老闆会急着搬出无效或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沉住气,好好釐清并解决问题。当我们基于错误的理由,拿错的东西开刀,相同问题会一再浮现。这不仅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而且会打击士气。
九、没有共同目标
组织价值观薄弱,主管或老闆以虚无缥缈的目标来评量,而不是以可教导、可衡量与可评估的实际行为来评量。
十、不必要的完美主义,做事吹毛求疵
主管及老闆的完美主义与恐惧,阻碍团队成员学习成长。
核心是个鲜少被承认(尤其是在职场)的人性真相:勇气与恐惧并非互相排斥,多数人可以感觉到勇敢与恐惧同时存在。我们都有感到脆弱的时候,有时会持续一整天。
我们往往把勇气想成是天生的特质。然而,重点在于我们的行为,以及如何面对艰难。前面提到的那份问题行为与文化议题清单中,恐惧占据了核心位置,于是你很可能以为它是勇气最大的阻碍。不过,我们访谈过的所有领导者全都提到,他们常常经历各种类型的恐惧。这代表感到害怕并不会阻碍我们产生勇气。
秘技1
彼此卸下心房,让大家心底的声音被听见
真正妨碍我们获得勇气的,其实是我们的盔甲——当我们不愿或不能与脆弱共处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各种想法、情绪与行为。
勇气是会传染的。要在团队与组织里培养勇气,主管及领导者必须耕耘这样的文化:所有的人都勇敢地做该做的事,不逃避尖锐的对话,以及全心投入工作。盔甲是不必要的,用了也不会得到奖励。
秘技2
打造让团队觉得安全的办公室文化
假如主管希望人们真正站出去,不设防备且全心投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创新、解决问题,以及服务他人),那么就必须谨慎的打造一个让大家觉得安全、表现被看见、意见被听见,以及受到尊重的文化。有勇气的领导者必须关心他所带领的人,而且与他们连结。
我们的资料清楚指出,领导者与团队成员之间若要建立全心投入且有建设性的关係,关心与连结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这意味着,假如主管不关心所带领的人,或是感觉不到与这个人的连结,我们有两个选项:努力培养关怀之心与连结,或是换人,另外找一个更合适的主管来带领这个人。
这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不管再怎么努力,和某个人就是处不来。明白这种关心与连结的承诺有多么重要,是最低门槛。我们需要真正的勇气才能够承认,自己无法全力以赴的服务所领导的人。
假若学校、组织、宗教场所或甚至家庭的文化,使得人们由于种族歧视、阶级歧视、性别歧视,或任何一种建立在恐惧之上的领导方式,而必须穿戴盔甲以求自保,那么我们就不能期待他们全心投入。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的组织奖励自我防卫行为,像是责怪、羞辱、愤世嫉俗、完美主义,以及情绪抽离,我们就不能期待人们以创新的精神工作。穿上盔甲之后,我们就无法充分成长与做出贡献。光是整天穿着盔甲这件事,就会耗费大量的精力,有时甚至会耗尽所有的元气。
并非天生具备
研究过程中最重大的发现是找到一些行为,并发现这些行为并不是的。上述提到的所有能力都是可教导、可观察与可衡量的,不论你是十四岁、还是四十岁。即使是那些原本认为勇气是先天生理因素决定的人,光是经历访谈过程,就为他们带来了改变的契机。
形成勇气的能力并不是什么新发现,那是大家一直渴望得到的领导能力。比起谈论阻碍我们获得那些能力的恐惧、感受与匮乏(认为资源不够分),谈论我们想要与需要的东西容易多了。我们没有勇气去真正的讨论勇气。然而,现在是时候了。
领导年轻人团队的方式
这个年轻世代面临的难题是,如何拥有多一点的耐心,以及明白要促成有意义的改变是需要花时间的。因此,我们这些大人的工作是帮助他们获得可拓展视野的人生经验。
我们公司的千禧世代员工在上完领导力课程后,几乎每个人都对我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唯一例外是接受过心理治疗的人。因此,我们公司除了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险之外,还鼓励员工接受心理谘商。
根据我与千禧世代和Z世代相处的经验,我发现他们愿意接纳脆弱,而且很努力学习,渴望得到将勇气化为行动的能力。我们这代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从长辈那里学到了那些能力,却没有在下一代面前以身作则,或是把那些能力传承下去。
谢谢你身边那些 愿意说实话的人
在《脆弱的力量》中,我曾分享了这个方法:找一张便条纸,写下你觉得谁给的意见值得听。这张纸不能大,让你只能写几个名字。把这张纸折起来,放进皮夹里,然后花十分钟与这些人(你的)联络,向他们致谢。只要说:我正在弄清楚,谁的意见对我来说是重要的,谢谢你成为其中的一员。我很感激你出于真心的关怀,对我实话实说。
如果你需要一个定义,帮你选出直言帮成员,我能想出的最佳定义是:这个名单上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愿意包容你的脆弱与不完美而爱你,他们爱你,正是因为你的脆弱与不完美。(我想你还喜欢:总认为自己是专家?资深主管该用3招摆脱臭名)
本文摘录自天下杂誌出版《召唤勇气:觉察情绪冲击、不逃避尖锐对话、从心同理创造真实的主导力》一书,并经由518编辑彙整编修。
作者简介
美国社会工作师布芮尼.布朗 Brené Brown,在德州休士顿大学任教,是赫芬顿基金会(Huffington Foundation)赞助的社工研究所教授。她花了二十年时间研究勇气、脆弱、自卑和同理心。她的着作五次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包括这本书,以及《做自己就好》、《勇气的力量》、《脆弱的力量》、《不完美的礼物》。她的TED演说是TED网站上观赏次数最多的前五名影片,观赏次数超过四千万。布芮尼目前与丈夫史蒂夫和两个孩子(艾伦和查理)定居德州休士顿。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