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读生、实习生傻傻分不清?雇主徵才前搞懂3重点管理不头痛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4-02-09 18:01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菲大的人资私房话
暑假到了,又是暑期打工的高峰期!很多公司主管常抱怨一些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观念偏差,不愿意做打扫等工作,做没几天就落跑闪人,有的连一声招呼都没有,甚至越来越多工读生去提出劳资争议申诉,导致一些公司被劳检…等。
每每听到这样的抱怨时,就让我想起三十几年前暑期实习的情景,我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在台中大肚的三富汽车(法国雷诺汽车,现已倒闭)做暑期工读生,幸运地分配到总经理室,带我的课长只让我做三件事:打扫倒垃圾倒茶水、列印报表和帮他抄写报告。
当时还没有PC电脑,写签呈报告都是用手写,拿尺画表格,每天有一半的时间在狭窄的影印室,整理从很大台的印表机不断列印出来的连续式报表,但也透过替课长写签呈报告的机会,学习了写公文签呈的技巧和一些管理知识,这对读企管系的我而言,是很大的实质收穫。总经理室的阿哥阿姐们对我很好,后来要离职时,协理还亲自拿了当月的几千元薪水袋给我呢!
我之所以会先说自己的这个工读经历,是想在谈工读生管理的问题和困扰之前,请大家先思考两个问题:
一、公司为什么要用工读生?
二、公司期望工读生做什么?
这就跟招募一样,要先提出需求,且要列出明确的工作职掌与内容。如果公司是为了节省成本而雇用工读生,想用低廉的成本把工读生当成正职员工使用,因而发生一些管理的问题和困扰也就不足为奇了。身为人资,常会有一些无奈,工读生是分配到各部门工作的,工作管理也是各部门自己负责,出了问题还是要人资来收拾残局!人资到底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首先,我一直认为做人资一定要有的同理心,要站在老闆的角度、各部门主管的角度,甚至是员工的角度。越是基层的员工越要用对待!如果你是工读生,你会希望如何?不外乎就是薪资多少、有没有劳健保、要做哪些工作、工作时间及特休等等,这些都必须也应该事先清楚告知。另外,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我想工读生管理的问题和困扰会少很多。
一、清楚明了的工作指示
工读生通常是没有很多工作经验的学生,一些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即便是最基本的应对进退礼仪,对他们而言,可能是连想都没想过的,是很正常的,所以要很清楚地告诉他们要做哪些,怎么做,连打扫这般小事,也应该说清楚,甚至要教导,最好是在面试时就明确告知,以避免后来对工作认知的争议。
二、合情合理的公平对待
只是个职务名称,他们还是!何谓合理公平?举例来说,薪水较少却要做更多的事,或是工作出错了,要承担较多的责任,或是正职员工没加班,却要工读生生加班,这些都是不公平不合理。另外公司的主管和同事的相处,不会因为是工读生而有贬抑的差别待遇。
三、和善热情的职场环境
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能在一个和善温暖的环境下工作,不希望在冷冰冰的办公环境下工作,那样对年轻的工读生而言,没人说话、没人教导的陌生环境,更是一种折磨。
以上三点建议或许不是人资可以全部掌控的,但人资有责任跟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关注、沟通。工读生本来就是短期性质,工作稳定性不高是很正常的,不要用正职人员的标準看待,他能做多久其实是取决于公司的种种做法,从招募需求开始,经过面试挑选、工作指派等等,当我们在抱怨工读生时,应该先看看自己公司做了哪些。
如果工读生的工作是长期且可独立执行的,我建议改用的职称,反正那只是一个名词,可以让工读生更觉得自己是公司的一份子,会更努力工作,这种不花钱又可激励员工的小撇步,我屡试不爽,此时不做更待何时!
到底怎样才是?
大家可能有发现到我上面一直用这个职称,而没有提到吧!现在让我们来谈谈跟的不同。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法令规定实习生可以不给薪!也因此经常有相关劳资争议发生。那到底实习生要不要给薪呢?如果要给,该给多少?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劳基法没有这个名词。先姑且不论用哪个名词,我们先看看目前学生以工作实习的形式有哪些:
一、建教合作:也就是,劳基法第八章已有相关薪资权益的规定。
二、大专院校学生实习课程学分:劳基法无明文规定。
三、就职前实习:适用劳基法。
第一和三项没有争议,都适用劳基法,现在大家疑惑的是第二项。其实很多公司会用的职称名义来招募学生,声称法令规定实习生可以不给薪,但一般也都会给一点点实质金钱补贴,更甚有之的会说:公司要花费成本来教学生,没收费就不错了,当然不需要给薪啊!
到底法令是如何规定实习生可以不给薪呢?所谓的实习生是必须跟学校或老师签订实习计画合约,双方约定相关薪资福利即可,可以不给薪,但公司要负责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安排及考评,以使学生能拿到该实习课程学分,这才是学生实习的真正目的。
所以,简单来说,如果公司没有跟学校或老师签约的,即使你公司自己用实习生的名义,就是僱佣关係,都必须依照劳基法相关规定,给予至少最低基本薪资、劳健保及其他权益。如果是这种状况,其实就是,不是吗?
最后讲一个聘用实习生的实际案例:
一位在大学任教的老师请託友人提供三个实习机会,说不必给薪,津贴就随便给,公司不必打实习分数。友人碍于交情只好答应,且承诺会给每天150元的午餐和油资补贴。结果来的学生所唸的科系根本和他公司经营项目完全无关,友人不知该如何安排工作,三个学生呆坐了一天,第二天三个都没来,打电话去问,学生的回覆是:其他同学实习的补贴最少都有一天200元,所以他们不去了。
我觉得这个案例中的学生没有错,其中有一些值得深思学习的地方:
一、虽然规定可以不给薪,但实习生其实还是很在乎钱的。
二、实习工作内容要与所学科系相关联,否则实习生很快就闪人。
三、实习生的心态跟工读生不一样,尽量别安排他做跟专业领域无关的工作。(我想你还喜欢:实习可以不给薪吗?2重点带你快速了解!)
文章获菲大的人资私房话授权,请勿任意转载!
作者介绍
人称菲大,菲利普(宋克家),一个有跨领域背景以及跨国人资管理经验的HR,现为上承人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资深顾问)以及FemasHR锋形云端人资系统的特约顾问。
致力于分享二十年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经验,不钻研上网找就有的劳动法令条文,不谈书本上複杂的管理理论,就谈实务案例,希望能给从事人资管理相关工作的朋友伙伴们一些实务执行上的参考。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