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主管才能找到一流人才?留不住好员工全因犯了这个错
- 匿名
- 劳动法
- 2024-02-20 18: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人资主管UP学
初入职场资历尚浅时,对这段话似懂非懂,直到实务经验多了之后,看到了一些现象才逐渐体会到它的意涵,在这里用一些职涯经验与大家分享。先谈谈这个概念,很多时候人才不一定要从外部市场找起,其实组织内部也有许多值得发掘与培养的潜力好手。
某一年我与集团事业处的一位厂长合作,协助当地厂区的人力资源事务。这位主管以工厂管理见长,大家都对其工作表现极为讚赏。因为这位厂长到任不过一年,就让厂内库存管理、人工效率与成本报价等营运指标都有显着改善。然而,进一步深究短期内能让营运绩效如此成长,实际上是他重视内部人才的结果。
举例来说,有一次适逢绩效评核作业,依绩效管理办法规定,我们会找出前10%的优秀人才给予绩效卓越的肯定。然而,10%的名额相当有限,所以厂长的作法是召集各部门主管开人评会,主管们各自提出心目中值得列入10%的人选名单一起作讨论(当然有时也可能变成辩论)。
不过如果该部门主管所提人选真属于优秀人才,其它主管也不太会有意见,因为这样的同仁平时在跨部门合作的表现上,也早就让主管们留下不错的印象。
但当时有一位A主管提出了一位人选(先称这人选为John),认为值得被放进这次的10%名单内。而John的平时表现也确实获得了在场主管的认同,因此大家都在等厂长的口头核定。但当下厂长却向A主管提出了一个问题:
此话一出,全场顿时安静了下来,我想这真是个能让人深思的好问句,这问句的意义在哪里呢?
厂长提醒部门主管们,如果人才很优秀,应该在有杰出表现时就让上层管理者知道,若等到半年一次的绩效评核才提出来就太晚了,厂长认为这就是部门主管的问题;相反地,如果这个人才已经是大家一再提及与认可的,但上层管理者却不去奖励或是重用,那就是厂长自己的问题。但不论是谁的问题,没有即时奖励或拔擢,这都可能演变成导致流失组织人才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深信,反而忽略了内部人才的潜力与重要性。有别于外聘人才常有文化适应问题或是工作职掌需摸索的过渡期,厂长在组织内知人善任,指派熟稔内部营运的人才对厂内流程作出了许多优化,短期之内即能将绩效展现出来也就不令人意外。
什么是一流的主管?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尽相同,但如果管理者愿意试着去找出组织内外部的一流人才,也代表着正在以更开阔的胸襟、更有自信的领导风格带领团队成长,达成组织目标,我想就是在往一流主管的方向迈进。(我想你还喜欢:才是关键!离职率0的公司,绝对是烂公司?)
文章获人资主管UP学粉丝专页授权,请勿任意转载!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