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主管就能爽爽过?他道出升迁真相宁可做回下属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4-02-24 15: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学堂讲座创办人 方植永
葛瑞是一间科技公司的员工,做了三年表现不错,被公司升职成为主任。开心不过几週而已,他发现当主管真的好难,要承担的责任好大,员工讲不听、教不会,最讨厌的是除了份内的事之外,还要帮员工善后。以前当员工的时候还可以领加班费,主管是责任制,结果工时变长,事变多但薪水却没比较好,他不知道当这个主管有什么意义?
回想你知道自己被荣升的那一天,一定很开心吧!当天跟家人、朋友一起庆祝,原来自己也能熬出头,努力被看见。但做着做着,却怎么越来越不快乐,跟自己心中认知的主管样貌,好像不太一样。
葛瑞问我:
我回覆:
葛瑞睁大眼睛说:
很多人过去就像葛瑞一样,碰到没有树立好风範的领导者,但这绝对不是成为主管的特质跟心态。我最不愿见到职场上被带坏的员工,之后变成带坏人的主管,冤冤相报让不好的风气传递下去,这是不健康的职场文化,也造就像葛瑞这样不快乐的主管。
当主管绝非比较轻鬆
我一开始当主管时,薪水比资深员工还低,但我理解当时的我还没能够证明自己是当主管的料,唯有做出成绩,才有筹码要求更好的待遇。
这件事,要放长远一点来看。初阶员工的薪水通常是线性成长,但很容易碰到天花板,不会再持续成长下去。而主管的薪资则类似于指数成长,这两种数据在初期看不出明显差别,但时间一拉长就会差异很大。然而,若你成为主管后,还是用基层员工的思维、视野跟做法来做事情,那么薪水永远不会有机会成长,别说是指数提升了,就连线性都不见得会发生。
在饭店工作初期,我的任务是培训前线人员,指导现场营运跟工作流程,我只要确保营运顺利、流程顺畅就好,但当我成为了培训主管后,肩上的责任变得更重,需要拉高高度,思考全盘布局、发想创新、建构系统,例如:该如何包装课程、剖析伙伴职能、建立年度培训计画,或将流程系统化等等。
成为主管后的心态跟行为,需要跟以前是基层员工时不同,你需要把自己看做营运管理的人才,而不是听命行事的人手。思考的不再只是保全自己职务内的工作而已,你需要顾全的是整个部门与公司。
成为主管后的心态调整
身为主管的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团队需要你?
你带给团队的帮助是什么?我曾经在一间企业内训时,他们刚升职的营运主管在开场时说:
试想,如果你要参加一个旅行团,导游一路上不知道哪里有好吃好玩的景点,也无法明确告诉你们要去哪里,你会放心跟着他走吗?会花钱请他带你们出游吗?主管就像导游,并不是拥有导游执照,无需做任何功课就得以胜任,而是要成为让团队信任且信赖的存在,拿到执照是个开始,接下来带团出游的过程,才是荷枪实弹的考验。
主管的这张入场卷也是同样,获得是一种肯定,后续则要靠积累证明自己的能力。
好的主管会做到,这个七分想事不是天马行空的I have a dream,而是有确切执行计划与策略的I have a plan。思考近期做对些什么?哪些成功模式是可以被複製延续的?或者该建构什么新机制,否则听到下一季的KPI目标任务时,只会有龟苓膏(归零)的哀号,没有审慎思考只是为达到上层目标盲目的做,当然会疲惫不堪。
有些主管因为部分能力备受肯定而升迁,上去之后才发现不适任而成了冗员,但公司并没有下船机制,也怕降职后人会离开,使得人卡在那边不上不下,那困境真的是公司难为、你难受、员工难过的三输局面。(我想你还喜欢:工作谁没委屈过?遇到这种下属请你勇敢开除他)
本文摘录自采实文化《职场会伤人》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