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工作10年内恐消失?担心被AI抢走饭碗先加强3大能力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4-02-27 18:01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近几年人工智慧(AI)快速发展,除了许多工作业务迈向自动化趋势,不少上班族心中也逐渐出现、等疑问。此外,近日谘询顾问公司麦肯锡(McKinsey)更在全球研究院报告中直言,,并造成近1,500万名年轻人面临失业危机。
而此报告内容也指出,会因为迈向自动化而失去工作的受害族群年龄,将落在18至34岁,并且有三分之二会发生在食品、饭店和零售业,像是服务生、饭店接待员、餐厅员工等超过一半的从业人员;至于另外三分之一的职业类别则是基层白领员工,例如会计、财务、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等部门的初级职位首当其冲。
然而,虽说人工智慧取代大量工作的议题讨论许久,但目前大部分人却都没有太大的真实感,究竟自动化机器人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在职场中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既然许多重複性高的工作机会,会在未来10年至20年被取代,像是银行行员、柜台服务人员、货车司机等,因此,,才更具有优势。前Google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就曾于TED演讲中表示,当人工智慧夺走人类的例行性工作时,大家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在的事务上,例如社工投入老年长照计画、老师协助孩童找到成长的路等;而创意工作者,如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等,就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创意发想上,至于繁琐的行政及资料分析交由人工智慧的机器人即可。
再者,。因为即使人工智慧的执行能力再强,也无法取代需要思考、判断与决策的职务,机器人需要人类来分配工作,也需要仰赖人类来管理整体工作流程,才能顺畅的进行工作流程。因此,学会如何决策,磨练与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公司的资源配置与组织运作最大化的管理能力,将会是提升职涯价值最重要的关键之一。
最后,。就连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都曾多次表明,未来几十年会是互联网、人工智慧的时代,因此,想避免让自己被人工智慧取代,就要养成不断学习的终身习惯,尤其,尽量多接触人工智慧取代不了的相关技能,譬如学习程式语言培养思考能力、与不同文化的同事工作培养沟通技巧等,持续保有吸取新知的动力,在职场上的生存机率自然就会比停止成长的人大得许多。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