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写履历,先搞懂ChatGPT帮不了你的3件事
- 匿名
- 劳动法
- 2024-04-12 21:01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Cindy Lu(职场C引力)
“哪些工作即将被AI取代?”是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的发表与运用最常被讨论到的话题。而最近几个月已经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求职者用AI来製作履历,身边的朋友忍不住关切,想知道找我做求职辅导的人有没有因此变少。
我一向不接纯履历翻译或编修的工作,大部分寻求我协助的求职者都是因为有求职、职涯发展的问题想谘询,才进一步延伸到履历内容的修改,因此目前为止我并没有感觉工作量变少。但朋友的询问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我想多了解一下ChatGPT能帮求职者把履历内容提升到什么程度,同时也去思考有没有什么是AI帮不上忙的。
目前网路上已经能找到好几篇使用ChatGPT撰写求职履历的教学文章,参考文章里分享的指令,一步一步就能走完初版履历生成、评论、根据评论改写、加强工作绩效内容呈现、内容再精简的整个流程。如果需要,还能进一步将履历翻译成流畅的英文版本。不仅是履历,所有的求职相关文件包含自传、cover letter等都能透过ChatGPT写出一个不差的版本。我仔细看了这些文章中呈现的、由ChatGPT撰写完成的履历,在用词的精準度以及内容的明确度上的确都比我过去看到求职者自己写的原版履历好很多。对于在同一条职涯道路上求职的人来说,ChatGPT的确能将累积的相关经历做有效的内容优化。
但对于目前遇到转职困境或想要转换职涯的求职者来说,我认为以下3个撰写履历时需要的拿捏和思考是ChatGPT帮不上忙的:
1. 判断求职方向的準确度针对想投递的职缺,ChatGPT能抓出职缺内容描述里的关键字,作为履历中呈现的重点。然而,同样的关键字出现在不同产业的职缺描述里代表的可能是非常不同的能力需求。以“有专案管理经验”这样的职缺描述为例,在科技业和在艺文活动产业从事专案管理工作累积的经历和能力就很不同,即使在履历中完美呈现自己的专案管理经验,也很难用科技业的经历转职到艺文活动业,反之亦然。因此,在转换职涯跑道时,求职方向的选择以及可行度仍然需要人为的研究和判断。
2. 个人故事的一致性在做求职準备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参考目标职缺的需求先想清楚自己的定位—自己累积的相关经历有什么独特性?希望用人公司看到自己是一个怎麽样的求职者?定位清楚了,履历的内容以及面试的对话才能呈现出一个有一致性的个人故事。ChatGPT写的履历内容也许很完整,但个人特色的凸显以及履历内容如何与接下来面试呈现的方向一致,仍需要求职者的思考和调整。
3. 经历和能力上的不足ChatGPT能把现有的经历进一步优化,但没办法无中生有。假设有一位求职者想转职到外商公司,因此需要一份好的英文履历。ChatGPT能帮求职者写一份流畅的英文履历,但没办法提升求职者本人的英文能力,求职者本身仍然需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英文能力来应付后续的面试关卡。
ChatGPT的运用能帮求职者省下逐字下笔、斟酌语句以及语言转换的时间,但省不了的是求职者自己思考的时间,尤其是计画要做职涯转换或是追求更大的职涯跃进时。“职涯的转换是否合理?”、“哪些是自己累积独特的优势?”、“哪些是还没有的经历但可以透过其他经历凸显的能力?”这些都是ChatGPT没办法代替求职者思考的。当履历由机器代笔时,完美的履历内容变成基本盘,求职者就更需要花时间想清楚自己的独特性并在求职过程中呈现,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