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生也有社交优势!专家揭贴心交谈3招改善沟通印象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4-04-18 21:01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臼井由妃
我可以很肯定地跟你说—“怕生”是天生的性格反应,同时也是对自己诚实的表现。
语虽如此,我想“怕生”的你应该多少都曾因无法为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而丧失机会;或者明明个性亲切随和,却被误认为是“阴暗抑郁的人”—诸如此类的经历,是否使你想要改变性格呢?
接下来要请你磨练的三个重点,并非希望你改变这些性格。反之,它们可以让你充分了解“怕生的优势”,并助你成为“怕生界的社交达人”。首先,就来试着达成以下三点吧—
运用怕生优势!神应对的3要诀变得喜欢听人说话;好好地对人打招呼;养成像你自己的“一句话”。想要变得“喜欢听人说话”,就得要先拥有不输给别人的“好奇心”。它会让你对别人感兴趣,使你对“倾听”乐在其中。
“好好地打招呼”,则是希望你培养面对初次见面之人时,也能好好地留下印象的能力。光是如此,你就有机会能成为受欢迎的人。与其磨练口条,不如先好好“打招呼”。
最后,养成像你自己的“一句话”,则是将“感谢、有精神、有干劲”等正向词彙列为关键字,然后再选出顺口、语感佳的“一句话”,用来代表自己。
“这样就够了吗?”—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
是的,这样就够了。只要能够当个“神情专注地听人讲话”的人,一○○%会受欢迎。
在对话中,如果遇到不知道该如何回应的时候,只要能说出“好厉害、好棒、太好了呢、我都不知道、不敢相信、太美好了、是啊”等等词彙,其实就已经很足够了。
像自己的一句话,最好是口头禅一般“习惯会说的话”。
以我来说的话,则是“今天也会是美好的一天呢”(感谢)、“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有干劲)、“好像打了一剂强心针”(有精神)等等。
请不需要太担心自己那么做,会不会显得很奇怪。只要试着拿上述的其中任何一个要诀在生活中实际运用,你一定可以从“怕生的枷锁”之中解脱。
回话这样做,90%让对方畅快说不擅长说话的人总是努力思考着该如何增进“说话技巧”,因此容易全神专注在“开口说话”这件事上。
然而,这样的习惯还是改掉比较好。因为与人沟通时,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闭着嘴听对方说话的“空转时间”。
虽然不擅长说话的人的确会需要磨练一些回话技巧,但与其硬要将不擅长之处转成强项,不如先确保能好好表现寡言之人“善聆听”的特质,来得更加有效率。
所谓沟通,其实就是言语上的“传接球”。要两个人才能成立,而且当有讲话的一方,就一定需要不开口、负责聆听的一方。
就算你再怎么想要开口,一旦打断了对方的话语,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事。
那些因为觉得话题无聊而说出“可是啊”、“比起这种事”等等发言,抢走对话主导权的人,一○○%会被讨厌—这就是“对话小偷”的下场。
只要稍微观察,你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很多“对话小偷”。
这种人就算说的话再有趣、有内涵,很明显地还是会冷场。这便是太专注于“发言”,选错沟通方法所导致的错误示範。
“沟通不顺利”之烦恼的解决契机,其实就藏在不说话时的“空转时间”中。
我想,对于爱说话的人来说,“空转时间”一定让人很痛苦吧;然而对不擅言语的人而言,非但不会感到痛苦,反而还能藉机观察对方的言行举动。
只要能掌握“活用空转时间”的诀窍,就是对不擅言语的人,最快见效的改善沟通绝活。
话越多,越没有“记忆点”彷彿播报员一般,用精準无误的发音说话,而且总是健谈又充满自信—你对于那些思考有条有理、知识丰富的人,是否也同样怀有“擅长说话”的印象呢?
“如果可以像那样与人交谈就好了。”、“我也好想像那个人一样帅气地说话!”我想有许多人都会如此地羡慕他们吧。
然而,那些人所说的话,真的有触动到你的内心吗?
就算一开始也许会投以憧憬的眼光,一边在心里大感钦佩、一边聆听,但时间拉长之后,往往会因内容过于僵硬而逐渐提不起兴致,甚至还可能因为话题太深奥、讲述得过度完美而觉得无聊。
事实上,这些看似完美演讲者的人,说起话来都意外地很难被人深刻留在记忆当中。
可见光是拥有知识,并不足以构成一个人的魅力。太过有条有理的言谈方式,更会因为过于理想而让人感觉不到诚意。
这样口若悬河、一味地说着自己想说的话,其实不过就是“言语上的强迫推销”而已。
完全没有考虑到听者的心情,只是照着自己的步调一个劲地讲不停,任谁都会受不了吧—这样的现象,在“寡言”的人身上,特别不易发生。
也因此我才会总是说:“正是不擅长说话,才更能好好传达心意。”因为说的话少,越会被留在记忆里。
换句话说,对于说话没有自信的人,反而往往更能说出深植人心的话,并且充分地具备有“擅长沟通”的资质。
请你务必要先理解这个事实—能够紧紧抓住人心的,都是那些以真切的言语,坦承表现自己的人。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