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成为台日韩趋势!南韩企业推单身不婚津贴,金额比照结婚补助
- 匿名
- 劳动法
- 2024-05-06 16:02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陈政南 由Cheers人才永续频道授权转载
“我不结婚!”这句话在2024年1月出现在韩国企业LG U+ 的内部祝贺公告栏上,作者是一名40岁多岁的男员工。此话一出,近50名公司的高阶主管、员工在该贴文留言表示祝贺。
据《KED Global》和《韩民族日报》报导,LG U+自去年11月宣布在2024年实施“不婚津贴”,补助对象是连续工作超过5年、38岁以上的同仁,他们仅需在公司的公告栏上说明自己有不婚的打算,无需出示任何证明,即可申请。
金额比照结婚礼金,相当于1个月的基本薪资加5天带薪休假。(编按:领取不婚津贴者,未来将无法获得结婚礼金和生育礼金;未满2年离职者,需归还补助。)
事实上,LG U+并不是韩国第一间实施“不婚津贴”的企业。NH投资证券公司早在2年前已率先推行,当时规定45岁以上员工只要表明“保持单身”,即可获得约1个月薪资作为津贴。韩国乐天百货公司在2022年9月也推出了“单身慰问津贴”,40岁以上未婚员工可获得贺礼金、假期和植物作为奖励,计画推出5个月便吸引近30人申请。
结婚礼金从善意变“逆向歧视”?据韩国企划财政部统计厅2020年调查显示,30岁以上的民众中高达42.5%未婚,比10年前上升13.3%,单看男性比例更高达50.8%。
当不婚成为台日韩等多国的大趋势,有评论认为只提供礼金予结婚员工,变相造成“逆向歧视”。虽然,LG U+一名不具名的内部人士迅速作出解释,为结婚同仁提供礼金和休假并无问题,但无可否认,结婚礼金的受惠人数确实大不如前。
另也有批评声音指出“不婚津贴”变相鼓励不婚、不育,加剧少子化等国家问题。
但回头观察面对类似挑战的台湾,年轻人为什么不婚?同样据内政部统计,1980年代台湾适婚年龄的未婚率仅14.4%。到了2020年,全国结婚对数却跌破13万大关,成为史上第二低。
主因仍与低薪、高房价有关。内政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Q3全国各县市房价所得比,台北市以15.67夺下全国最贵的称号,也就是就年轻人想要成家立业,必须要15年不吃不喝。
欧洲商会(ECCT)与台湾艺珂集团合作的另一调查也显示,影响生育意愿决定因素的首2名正是“经济开销能够负担”和“要先找到另一半”。
有台湾机构便推出“单身联谊活动”。如花莲慈济医院为了缓解东部人手紧张,连同花莲县内多间企业推出联谊活动,为他们打开交友雷达,提供更多结交朋友的契机。成效不俗,撮合近200对情侣。国内更有旅行社和企业、政府单位合作,推出“单身旅游”活动。
由此可见,幸福企业再也不只限于为有“家庭”的员工着想。在不婚趋势之下,在平衡已婚和育婴同仁需求的同时,也为不婚者多设想,真正达到多元共融。
(资料来源:公视、韩民族日报、KED、信报、台湾英文新闻)
(原文标题:你不结婚,我也祝贺!企业纷推“单身津贴”抢留不婚世代的心)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