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ETF报税攻略:ETF配息要课税吗?股利怎么申报最节税?上车00940今年要缴税吗?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4-05-10 21:01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4月有多档台股ETF除息,不少投资人想多赚一个月的息收,赶在除息前一天上车,但看在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王瑞鸿眼里,投资人的行为像花钱买税。“万一没填息,投资人赔掉价差,次月领的股利却要缴税,不如等除息后再进场,”王瑞鸿说。
5月是个人综合所得税报税季,台湾上千万ETF投资人,股利怎么报税?当沖客、抢抬轿行情的赚价差族要缴税吗?以下盘点5大税务议题。
今年申购的ETF,例如00940,五月要报税吗?明明ETF没卖,为什么会有财产交易所得?领股利就一定要被课税吗?股利所得要“併入所得税”还是“分离课税”?哪种申报比较划算?台股、陆股、境外...买哪种ETF最节税?各种ETF课税规定整理要不要为了节税,不参加除权息?1. 00940受益人还不用报税5月申报的是前一年的所得税。
3月引爆申购热潮的元大台湾价值高息ETF(00940),5月初配息,不在申报之列。不少投资小白今年进场,同样明年才要报税。
2. 并非全部股利都要课税无论是月配、季配或半年配,投资人收到ETF收益分配通知书,会发现有两笔钱,一笔是“87年以后股利或盈余所得”,另一笔是“国内财产交易所得”。
以元大台湾50(0050)最近一次配息为例,每单位配发3元,若持有976单位,获配金额2927元,但其实股利所得只有1200元,只佔四成,其他是财产交易所得。
明明ETF没卖,怎么会有财产交易所得?原因是ETF会依指数比重买卖成分股,投信公司买卖间的价差,若有赚,就会还给投资人。
以上述例子来说,股利1200元,靠价差得到的资本利得1727元。但因为台湾没有证券交易所得税,因此后者免税。
换言之,当台股ETF的收益分配中,愈大比例来自财产交易所得,投资人的税务负担就愈轻。
3. 股利所得有两种申报选项当算出多少股利所得,下一步是评估怎么报才划算。
因为2018年起,台湾股利所得有两种报税方法:一是併入综合所得税,按累进税率,最高40%;另一种是分离课税,单一税率28%。
KPMG台湾所税务投资部执业会计师洪铭鸿指出,通常投资小白,适用综所税率在30%以下,股利所得併入综所税比较划算。
而且,当总所得愈少,适用税率愈低,还可能收到退税“礼包”。
洪铭鸿举例,若是适用税率5%的年轻单身族,年收入48万、股利所得10万,因为扣掉免税额、标準扣除额和薪资所得特别扣除额后,还可收到国家退税650元。
4. 各种ETF课税规定不同ETF在台湾蔚为风行,投资人也从台股买到海外,例如富邦投信发行的富时越南ETF(00885),光靠台湾人的钱,买到全球越股ETF第二大。更不乏年轻投资人,直接透过海外券商平台,去买境外ETF,如TLT(iShare 20年期以上美国公债ETF)、QQQ(景顺纳斯达克100指数ETF)等。但因为投资标的和交易管道不同,在台湾都算不同的税。
若是定期定额的ETF存股族,要留意收入是算股利所得,还是海外所得。
跟台股ETF只对股利所得课税不同,海外ETF的股利所得和财产交易所得,都算“海外所得”,但有670万的免税额。投资小白其实根本搆不到缴税门槛,等于落袋的都是净赚。
但若是投资陆股ETF,按照“两岸人民关係条例”,中国所得视同台湾所得,因此要併入综所税计算。而且不只股利,连财产交易所得也要缴税,因此,税负成本比买台股ETF还大。
王瑞鸿也提醒,有些标榜中国ETF,不代表所有收益都是从中国地区配出,要看个股的公司登记地。例如中信中国高股息ETF(00882),投资50多档港股,虽以中国公司为主,但像康师傅控股公司,登记在开曼,就视为海外所得,因此康师傅配出的收益,不必计入综所税计算。
而赚资本利得的ETF投资人,要特别留意境外ETF的买卖价差,会併入海外所得计算,超过670万,税率20%。
但只要是在台湾挂牌的ETF,无论背后是投资台股、越股或美股,都仅须负担0.1%的证交税,资本利得免税。
好消息是,等到明年报税,海外所得的免税额会扩大至750万,增幅逾一成。
5. 要不要参与除权息?有些人想节税,在除息前卖掉ETF,再趁填息前买回,倒赚价差。但ETF投资达人施昇辉不认同,因为不参加除息,也不一定能赚到价差,“有赚钱(指股利),缴点税也是应该的。”
王瑞鸿则建议,“投资要思考获利最大,而不是税负最少。”
(原文标题:ETF投资人报税攻略》00940大军要缴税吗?买哪种ETF最节税?)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