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市场观察:履历没写这关键字,你就落后一截,真的假的?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4-06-14 21: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编译/田孟心 由天下杂誌授权转载
在OpenAI的ChatGPT震惊市场之后,现在,似乎每家公司都突然想成为一家“人工智慧企业”,每一位员工也感觉到他们需要储备AI技能,并替自己贴上“AI人才”的标籤。
履历秀AI,找工作就好办?在求职市场方面,已经看到一些明确的迹象。
31岁的前亚马逊PM达纳尼(Asif Dhanani)分享,自从3月被解雇以来,他一直在进修自我,美化履历。
他报名了AI技能训练班Deep Atlas为期两週的线上课程,费用是6,800美元(21.8万台币),“这是一项值得的投资,”他说,备好AI相关的技能组很重要——即使他感觉,面试的企业目前也还不清楚自己到底要找什么样的人才。
达纳尼的观察是正确的,即便角色仍然模糊,AI技能在履历上似乎是“有写有加分”。
理财媒体GOBankingRates访问了4位职场专家,总结一篇名为〈为什么你应该把AI放在你的履历上〉的报导写道,“在履历中秀出AI,证明一位求职者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并对职涯发展感兴趣。”
不用是AI大师,各行各业皆可上车或许这是为什么,根据微软的2024工作趋势指数,截至去年12月,在LinkedIn个人档案中加上“Copilot”和“ChatGPT”等技能的用户,是前一年的142倍。
一些专业人士或许纳闷,自身完全不是个理工人、没有接触过AI这个领域,履历该放什么?
专门招募AI人才的人资公司Moonhub创办人Nancy Xu指出,求职者不应该因为缺乏经验而过于沮丧。许多公司正在寻找在大型语言模型之上建立应用程式的人才,这只需要软体工程技能,但不需要AI特定的经验。
一位有十多年销售经验的经理告诉《华尔街日报》,他观察现在要应徵OpenAI和Anthropic等有前景的科技公司,要在履历写上“AI销售”经验;如果没有放上,就不太会被这些公司青睐。
对商业人士的佳音是,即使是一名不懂AI技术活的商业业务,也可以透过将自己平常的业务尽量连结AI,搭上这班车。
OpenAI也为愿意进入AI新世界的人士,提供为期6个月的训练,这项计画名为“OpenAI Residency”。负责人夏利亚连纳西亚度(Elena Chatziathanasiadou)指出,比起之前有AI经验,更重要的是参与者愿意学习和认同公司使命。
“我们在意的是,人们能理解这个领域,”她说,这项计画接受大学辍学生、神经科学家、茱丽亚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并不是人人原本都具备AI专长。
事实上,在AI徵才市场中,最缺工的岗位仍是顶级AI专家,也就是真正了解大型语言模型技术知识的人才。但这群人目前还很少,企业往往难以找到足够的合格人选来胜任。
但是其他类型的AI职位,那可就五花八门又不设限。这使得科技业的工作者正在透过自我进修上课、在履历中添加流行关键字,来参与这场盛会。
企业端,重包装吸引人才有趣的是,不只个人求职者这端开始筹备AI实力(或仅仅是标籤),企业也感觉到要为AI调整徵才策略的压力。
在微软的调查中,LinkedIn上提到AI的职缺贴文收到的申请数量,比没有提到AI的要多出17%。
Moonhub的Nancy Xu指出,现在许多科技工作者为前途着想,特别希望服务的企业有他们想要的关键字,“他们可能原本在一家理想的科技公司上班,但选择离职,因为想去一家『AI公司』。”
AI领域女性社群Oasis Collective创办人凯索(Juliet Kelso)指出,现在很多公司只是将AI工具整合到产品中,就称自己为AI公司,“这是鄙视链中最不酷的一种AI公司”,她表示,但现在确实很多一般企业的创办人自学如何建构AI产品,即能让公司改头换面。
一些企业则致力于内部训练,让自家员工AI升级。
例如Salesforce的培训平台Trailhead,目前提供43门AI相关课程,从基础知识,到符合道德的AI使用。超过6万名Salesforce员工至少参加过一门AI课程。
求职现场与企业现场的动态显示,和AI挂钩,是劳资双方的当务之急。
(资料来源:DIce, WSJ, GOBankingRates, Open AI, Microsoft)
(原文标题:新时代的履历:不管哪一行,都要放上AI?)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