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上班族认为开会是浪费生命,如何从无效会议脱身?他分享6招让多话者闭嘴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3-12-24 18:03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会议上,人为分两种── 一种人喜欢开会,另一种人脑袋没坏。目前占上风的是前者。
美国人每天要忍受超过 1,100 万场会议,全年不下 10 亿场──当中有成效的仅 11%。换算下来,就是有 240 亿个小时被彻底浪费掉了,财务损失高达 370 亿美元。一项研究发现,上班族平均每个月要开 62 场会,且与会者中,有半数宣称那些会是彻底的浪费时间,39% 的人承认在会议中打瞌睡。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自 2020 年以来,美国人花在会议上的时间呈现每年 8% 到 10% 的成长。一对一的会议在过去短短两年间成长了 5 倍,而且并非巧合地,每天的平均工时也增加了 1.4 小时──美国人现在的週工时平均是 44.6 个小时。
这简直是疯了。因此,会议或许是我们在职场上练习闭上鸟嘴最好的机会。下面有几招供大家参考:
一、会议能小则小
与成正比。亚马逊遵循的政策叫作,意思是如果你需要两片以上的披萨才能餵饱会议中的每个人,那这场会议的人数就太多了。换算起来最多大概是 10 个人。
收到大型会议的开会通知能闪尽量闪,实在闪不掉至少要自我克制,不要在会议上加入无意义的冗言赘语,而且不要害怕早退。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如此建议,
二、会议能短则短
我们很多人都预设会议要半小时起跳,但理想的会议长度是十五分钟。在十五分钟的会议里,九成一的人可以保持专注,一旦过了十五分钟,这个比率就会开始下降。
三、说不
只因为你受邀赴会,不代表你就一定要出席。拒绝人需要勇气,但只需要一个理由────就可以帮自己解套。
四、问自己所为何来
在会议上,开口之前先问自己一声,我为什么要说话?以下问句可供你参考:
1.我这发言可以达成什么目的?
2.起了这个头,我有办法延续对话吗?
3.我有为某人的发问提供答案吗?
4.我想说的话重要吗?
5.现在是提起这事的时机跟地点吗?
6.我是在表达意见还是在陈述事实?
7.这问题我有仔细思考过了吗?
8.我有办法言简意赅吗?
9.现在轮到我说话了吗?
10.我是提出这个论点的合适人选吗?抑或我应该鼓励别人对此发言?
11.这话有别人已经说过了吗?
12.我是不是为了说而说?
13.我是不是想在人前求表现?
14.这话没人说,会有差别吗?
能通过筛选的发言不会太多。也就是说,你会有很多时间在会议上一声不吭。重点在于你不说话时,不要放空,也不要臭脸。不论谁在发言都务必专心听,投入对话,随手笔记,面带微笑,点头附和。用身体语言与脸部表情让人看到(并相信)你没在恍神。
五、传球要快
使用即兴喜剧中的技巧:一开口,先附和在你之前发言者的意见,加上你自己的看法,然后尽快把球传给下一个人。
六、改用电子邮件
关于开会,最多人抱怨的就是那其实是一封电子邮件就可以解决的事情。真的有需要把一大堆人拉上Zoom,只为取得一份文件的回馈,或为了让他们更新一下现况吗?很多你需要说的话,其实都可以放进短短一封电子邮件内、或通讯软体的一则群聊讯息中。
如何让多话者闭嘴?
掌握了在工作场合中闭上鸟嘴的技巧之后,你会创造出一个新的问题:所有其他的多话者会让你发疯。你就像刚戒菸成功的人,现在,你恨死了所有抽菸的人。
此时的你,需要学习一种新技巧,就是如何让其他人管住自己的嘴。哈佛最近的一份心理学研究发现,有近三分之二的对谈时间比其中一名说话者希望的来得长。如果你已经是闭上鸟嘴的大师,那你就会是其中那个很想离开、很想结束对话的人。
那具体而言,你要怎么脱身呢?沟通学者建议使用各种与,像是、或更委婉一点的。你也可以直接摆明无心往下听了:
然而,这些技巧都属于战术层面,且其有效前提是在跟你谈话的是正常人。遇到慢性的硬核多话者,你要过关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你必须祭出铁腕手段:
1.偷袭
这招有点不讲武德。丢一本《闭嘴的艺术》到他们的桌上,在你正在读的这一页加上书籤,并/或附上一份杰森.艾克索姆的报告,让他们知道多话者在职场中是什么评价。
2.逃
如果你遇到自大型多话者,那就只能逃了。你可以尝试温和地进行干预,但如果没奏效,就赶紧找个理由逃跑。假装你手机在响需要去回个电话;或乾脆别演了,直接说效果也会很好。粗鲁就粗鲁,无妨。他们不仁在前,你自可不义在后。再者,他们多半自我中心到看不出别人在呛他们,就算他们注意到了,那就注意到了吧,说不定那正是他们改变的契机。
3.善用肢体语言
往后退;微微转身;避免眼神接触;拿手机起来看。如果你面对的多话者还不到病入膏肓,他们就应该能看懂你的意思。要是这样还看不懂,那就做到让他们看得懂。把自己想成是一名拳击手,你不会想被困在擂台的角落。你要保持脚步的移动,把对手耍得团团转,然后慢慢脱身。
4.打断对方
用来对付打断者的肢体语言,在此也可以派上用场─举起手掌,伸出食指,这次要扮演打断者的,是你。
5.点煞
在面对紧张型多话者,也就是那种有社交障碍,多话是为了缓和自身情绪者时,你可以想像自己是他们的帮手而非敌人。
拿出你宛若公共广播电台主播的平稳声音,轻声细语让他们平静下来。首先,让他们知道他们说的话你都听到了,然后,再将他们导向不同的方向。你不是在紧急煞车,你只是一踩一放、一踩一放地把车速慢下来。此话一出,对话的主控权就落回你手里了。
接着,你可以提出一个需要他们停下来思考的问题,带领他们跟随你的节奏,比如
6.预先建立界线
遇到地狱来的乘客坐在你旁边时,最适合搬出这一招。经常在坐飞机时,我们会遇到那种一直跟你搭话的家伙,放任他们不管,他们会在六个小时的航程中说个没完,因此,先发制人很重要。或
7.打造一座停车场
利用这招,你可以防止多话者在工作会议上胁持整场对话。首先要确立你召集会议要讨论的主题。偏离主题时该怎么办呢?这比要对方闭嘴客气,但意思是一样的。
8.跟你的多话者对话
如果多话者是你长年有这问题的亲朋好友,那么光是就会显得不足够。你需要的是一种可以釜底抽薪的治本之道。私下找对方聊聊,用平和的口吻、不带脾气地跟对方解释这个问题,并展现你愿意帮他一把的诚意。我认为有很大的机率,你的多话者亲友本身也想要改变。
9.建立暗号
我有个朋友和她多话的老公一起研发出一个暗号,为的是帮助他应对团体性的场合:当他正要开始滔滔不绝之际,她就会把手搭在他的手上。我喜欢这种技巧。她没有让老公难堪,也没有引人注意到她老公的多话;相反地,她用肢体表达了亲密的姿态。(我想你还喜欢:总是把时间浪费在开会上?2秘诀教你如何靠提升工作效率)
--------------------------------------------------------
本文节录自时报出版《闭嘴的艺术:以退为进的刻意沉默,让你趋吉避凶,家庭与事业如沐春风》一书,请勿任意转载!
作者简介
丹.莱昂斯(Dan Lyons)
小说家、新闻记者兼编剧。HBO影集《硅谷群瞎传》(Silicon Valley)编剧,也是历来最红部落格(The Secret Diary of Steve Jobs)作者。身为一名记者,他花了 10 年时间为《富比世》报导硅谷,帮《新闻週刊》跑科技线新闻,并供稿给《财星》、《纽约时报》、《连线》、《浮华世界》与《纽约客》等报刊。今后,在推广沉默福音上,他打算能多大声就多大声,即便打脸自己的良心建议也在所不惜。着有《独角兽与牠的产地》、《失控企业下的白老鼠》等书。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