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体检费用谁出?和健检有何不同?1张表快速了解新进、在职员工体检/健检法令规定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3-12-25 18:03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管理员工健康是雇主责任之一,因《职业安全卫生法》第20条有规定,各行各业雇主应对劳工实施、劳工实施。无论各行各业,在职场长期工作下,劳工难免会发生职业伤害,例如:上班族工作长期使用键盘滑鼠导致腕道症候群、做工的人因环境吵杂,发生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等,这些都是工作环境造成的职业病或伤害。雇主若能事先安排健检,不仅能够掌握员工的健康状态、安排合适的工作,也能避免员工过劳,涉入违法等。
然而,劳工体检和劳工健检究竟有何差异?检查费用该由谁出?小编针对新进劳工和在职员工应实施的检查项目内容彙整成表格,并列出几个常见问题,帮助你快速了解这项法规规定。
一、劳工体检、劳工健检差异在哪里?2大图表一次看懂
首先,我们先用2张图表看懂员工体检和员工健检的差异。
有关体检、健检法规其实并未非《劳基法》中的规定,而是在《职业安全卫生法》第20条及劳工健康保护规则第10~12条中所明定的规定:雇主僱用劳工时,应施行,因此体检是给做的,检查费用由劳资协商决定由谁负担。
另外,雇主对在职劳工则应施行(劳工健检),其中又依照员工年龄不同或从事职务性质不同,要求不同的检查频率。
举一班上班族都会进行的一般健检而言,法令规定雇主至少要让未满40岁的在职员工,每5年施行健检1次;满40岁以上未满65岁的在职员工,则至少每3年检查1次;满65岁以上的在职员工,则每年至少检查1次。
至于费用部分,只要是法令规定的健康检查项目,费用应由雇主来负担,不能要求员工支付。
二、为什么僱用劳工前要体检?到职后还要健检?两者有何不同?
(一)劳工一般体检是什么
在僱用前进行体格检查,可以事前了解员工的身体状况,排除掉不适任的工作,或协助调整工作项目,当员工未来身体有病变时,也可以判断这些伤病状况是否和从事的工作相关。例如:一般餐饮从业人员也需要在到职前依相关法规实施体格检查,以避免僱用员工患有传染病(例如:肺结核)造成食物汙染。
(二)劳工一般健检
员工到职后,工作一天至少8小时,佔了生活的3分之1,随着任职时间增长,可能会累积发生职业病。职业病的成因与诊断十分複杂,可能掺杂了遗传、环境、工作器具等各种因素,因此,雇主应定期安排在职员工健检(健检频率可参考上表),当健检报告有异常指数,雇主便能够即早发现,针对员工每次的健检结果、对照相同工作者是否有同样状况来建置预防措施,避免职业病发生;又万一员工真的诊断出有疾病,也可供主管机关釐清疾病与职业的关係,避免发生劳资纠纷与官司。
(三)劳工特殊健检/特定对象及特定项目健检
如果公司营业性质是属于高风险的作业项目,因对员工身体的危害更甚,应在员工到职后每年实施健检追蹤;而劳动部也针对特别容易罹患职业病的高风险劳工,要求雇主在一定期间内实施健检。
三、劳工体检项目、健检项目有哪些?可以安排哪些医院健检?
其实实施一般体格检查和一般健康检查项目并无差别,两者都包含:过往病史、身高、体重、腰围、视力、辨色力、听力、血压......等七个大项目,详细内容可查看劳工健康保护规则法规中附表八。
此外,一般中大型公司也提供员工健检的额外福利,但配合健检的医院诊所、检查项目不一定符合法规,雇主们可以参考目前职安署网站中有认可的体检/健检机构。
四、劳工体检、健检费用谁出?雇主支付费用可列为公司营业费用吗?
✅员工体检费用由支付
因法令没有规定新进员工的体检费用谁应负担,原则上是由,但如果员工可以提出的检查证明,就不需要再做检查。
在税务方面,雇主如有负担体检费用,属于员工职务上取得的补助费,可列为员工薪资所得课税。
✅员工健检费用由雇主负担
至于在职劳工的定期健检费或特定项目健检,因法令有规定检查费用由雇主负担,检查费应核实列为,不能视为员工薪资所得。
另外,有些公司会额外提供多于法令规定的健检,额外多出的检查项目与次数,属于营利事业对员工健康检查的补助,应列为薪资支出,依法应列入员工薪资所得扣课税。
五、员工体检、健检后发现有传染病、不适任时,雇主可以解雇吗?
依职安法§21规定,要僱用的员工体检后发现不适合从事该工作,应不得僱用其从事该工作。因此,许多公司会在录取通知单上注明,然而要注意的是,员工所患疾病和其从事的工作性质必须有直接相关,或有相关法规规定不得僱用,如果雇主单纯因员工有传染病就开除或取消录取,可能会涉及就业歧视(传染病防治法§12),且解僱也必须符合劳基法的解僱法定事由来终止劳动契约。
员工到职后若健检发现患有传染病,雇主和员工都应配合卫生主管机关的防疫措施,并依规定请假就医、申请留职停薪或隔离来避免传染,雇主不可以直接就解僱员工,否则也算违法!
雇主如未安排员工健检可罚3-15万元(职安法§45),相对的,劳工如果拒绝接受健检也会被处以3,000元以下罚锾(职安法§46)。小编认为,从事工作的是劳工本人,更应该仔细留意职场环境中有哪些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做好预防,毕竟健康是最重要的,拥有健康也才能继续工作、赚取财富!(我想你还喜欢:企业须聘僱职护新规定,未照办最高可罚15万!)
-------------------------------------------------
注1:请参考营利事业所得税查核準则§71Ⅰ或§81Ⅴ、Ⅷ。
注2:请参考劳动部107年1月5日公告。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