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都做重複的事、领一样的薪水?小心!你在就业市场上的价值已被同事超车
- 匿名
- 劳动法
- 2023-12-28 12:03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文/PopChill拍拍圈执行长 郭家齐
曾经,我处于一群的同事之中,那让我很辛苦,也面临很多不公平的竞争。还好,当时的主管是个有判断力的人,他永远分辨得出哪些人的哪些话说得太满,然后一一戳破。
建立的好习惯!
我当时是一个,聪明的主管对我说,如果我不跟大家说我做了什么,再聪明的人也无法自行,他们最多就只能把我当成一个7分的人。
多数刚入职场不久的人,都属于的类型,常常让人摸不清你的表现。有人会将这当成一种美德,称为,但是,其实职场是个表面和谐,檯面下可能你争我斗的地方。过度谦虚在职场上不会获得任何好处。
我建议应该,做了多少,就要让人看到多少。曾经我有个年轻同事,在其他同事接到他离职时的交接文件时,才发现他竟然做了这么多大家不知道的事。
原来他是个好好先生,往往一手下其他部门来求助的事,连主管都不知道。就这样做着2、3人份的工作,连下班、假日也都忙着做这些事,却觉得,全数默默承担。
如果你做10分,就说10分吧!别当职场的可怜阿信,劳心、劳力却只闷在心里,闷久可是会内伤的。
聪明选择公司和职务,是超车的第一步!
我有个朋友,虽然事事迷糊,却有着精準的。毕业后,多数人加入大公司,他却坚持选择小公司,而且是鲜为人知的小公司。大家都担心他的公司撑不住,没想到,过两年公司上市了。他进公司时拿到了一些选择权,也因此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他离开了这家公司,再一次加入另一家新创公司,有了前次的经验,他和公司谈了一个的合约。没想到过几年,公司又成功被併购,他也赚到了人生第2桶金。他依样画葫芦,才毕业十多年,竟然就反覆经历了4次类似的历程。他从选择权赚来的4桶金,算算竟是薪水的好几倍。
我请教他选择公司的方法,发现他用下班时间,做了相当多产业和公司研究。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花这么多时间,在研究未来想加入的公司。他的方法是像一般股市投资人一样,进行大量的产业和公司研究,不同的是多数投资人看的是上市柜公司,他却只选择看员工数20个人以下的小公司。因为这个阶段的公司,才会给他足够多的员工选择权。
其实不一定要进入新创公司,很多大型企业同样充满机会。但是,你必须加入一间有成长性,以及会受到重用的公司。当然,竞争力要够强,才有办法进入你的目标公司。
很多人不知道,职场的祕密是你每换一次工作,都要越换越好。每换一间公司,都是一个新的机会,也是一条新的赛道。我那位朋友的弯道超车机会,来自不断争取加入有潜力的新创公司。你弯道超车的机会在哪里呢?
公司每个阶段需要不同人才,调整自己符合公司当下的需求!
公司是动态的组织,它就像一只活生生的怪物,会随着外部竞争和内部改变不断进化。同样一家公司,现在、半年前和一年前,应该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动态组织中的存活方法,就是自己也随之动态调整。多数人明明知道公司是动态的,却每天做同样的事,把自己活得。每天用同样的想法、做同样的事,结局就是继续领同样的薪水。因为大家都变了,只有你一直没变。
以我自己创业当老闆来说,公司从1个人、10个人、100个人,每个阶段的状况都完全不同,所需人才的能力、思维和工作方式也完全不同。但我这几年的确发现,多数人长期维持同样的心态工作,无法跟随公司的成长动态调整。那真的相当可惜。因为当你的能力不符合公司需要的职能,公司可能就会被迫汰换你!
在我初期创业,公司规模小,当时有个同事,只有他一个人担任客服。他凡事亲力亲为,非常能干。随着公司规模扩大,我们晋升他为主管,负责带领一个小部门,他还是亲力亲为,自己忙得半死,部属却都闲散地早早下班。接着公司飞快成长,部门规模变得很大,他却依然继续用一人工作者的思维工作,没意识到公司对他的需要和期待早已不同。
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我们和他谈了几次,但他一直无法改变。最终,我们将他调整为非管理职。他无奈地说:其实他唯一错的是没有改变,但公司已经变了。看看自己待的公司,你是否有意识到它不断在改变?
你是否发现在不断改变的过程中,老闆的想法变了、期待也变了,每个阶段想重用的人也不同了。而你,準备好当A级人才了吗?(我想你还喜欢:和同事想法差很多,还有办法共事吗?拒当,更能激发团队创意火花)
本文节录自方智出版《至少努力当上主管一次吧:站高一点,拥抱职场新视野》一书,请勿任意转载!
作者介绍
郭家齐(Andy Kuo)
个性内向,但一谈到网路创业,就有源源不绝的想法。喜欢研究各式网路平台,以及背后的商业模式,更喜欢与新创团队交流创业想法。在创业之余,同时是多个创业团队的mentor,并长期在校园创业与创意课程担任业师。
毕业于台大土木系,曾梦想成为结构工程师。但当兵时有感于网路快速发展,深怕没有跟上这股浪潮,因此自学程式,之后至史丹佛大学取得电脑科学硕士,擅长资料探勘和网路搜寻技术。毕业后于加州湾区Oracle及Yahoo! 担任软体工程师3年,在Yahoo! 搜寻引擎部门工作时,找到对网路服务的热情,并开启了自己创业的想像。
2007年回台,在缺乏人脉、资金的状况下,凭着一股热情,开始创业。至今参与过20多个不同的网路创业项目,以精实创业的开发方式,先推出可行性产品,再快速验证。曾与哥哥 Jerry、嫂嫂 Cindy、太太 Kelly共同创立多家知名网路公司。
2022年发现新的商机,与太太Kelly一起进入二手精品电商产业,创立PopChill拍拍圈平台,为一快速成长的网路服务。诉求为透过平台的中间鉴定,让买家不怕买到假货,解决二手精品消费者的痛点。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