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薪水怎么算?不满一个月、月中离职何时发?5大常见错误算法要留意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4-01-02 06:02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离职薪水怎么算?何时发给才不会有问题?员工在职期间薪水结算错误多可即时补救,但离职后若是薪水算错,不仅较难联繫,计算上有问题也难追回确认。《518职场熊报》列出5个常见的计算薪水的错误观念,请负责薪水的雇主、人资们特别留意。
错误一:离职薪水多扣、少给、晚发
是普遍雇主和劳工约定的薪资发放方式,到职时谈好的薪水,原则上就是劳动契约的一部分,后续有没有依照约定发给,除了是基本诚信问题,更是会涉及违法疑虑。即便是计算离职薪水,公司负责算薪水的人员也应特别留意,并熟知法令规定,无论是以员工到职不满一个月为理由扣薪,或是不小心计算错误导致薪水多扣、少给,即使算出来的金额少了一两元,恐怕还是会违反薪水未全额给付的规定(《劳基法》第22条),当员工发现自己薪水短少向劳工局申诉,依法雇主可被罚2-100万元。
另外,很多劳工会好奇离职薪水什么时候发?人资下个月再发可以吗?虽然《劳基法施行细则》第9条有规定离职时薪水应立即结清付给员工,但实际上多半企业都会在离职月薪水发薪日发给员工,因此,雇主应依《劳基法施行细则》第7条规定,在到职日就和员工约好发薪日、计算方式及给付时间,员工离职时也应该在约定时间内结清离职薪水。
错误二:错把月薪制算成日薪制,或只算上班天数的薪水
只要是约定的劳工,不管何时到职、离职,或只做几天、未满一个月,都还是要依照出勤天数佔全月天数比例来计算离职薪水。最常见的错误是少给的薪水,只计算员工平日上班出勤的薪水(工作天数),这样的算法就变成,和当初劳动契约谈好给不同,也会导致薪水短少情形发生。
正确来说,月薪制员工的薪水包含了平日、休息日、例假日、法定休假日(即国定假日),也就是用员工实际来计算,因此即便遇到休假、员工当天没有出勤,薪水还是要照算。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