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剂疫苗一定要打吗?接种对象、怎么预约,5个常见QA一次搞懂
- 匿名
- 职场学习
- 2024-01-12 12:00
- 创业
- 创业的难度
- 为什么不创业
第四剂疫苗一定要打吗?儘管目前本土疫情逐渐趋缓,但每日仍有破万例确诊人数,加上Omicron亚型变异株BA.5开始在国内现蹤,不少专家也呼吁民众可在秋冬前接种第四剂疫苗,以免疫情在秋冬季节捲土重来。
不过,目前可接种第四剂疫苗的对象究竟有哪些人?预约方式和间隔时间又是为何?今天就让《518职场熊报》小编继续为您一一解答吧!
Q1、第四剂疫苗接种对象有谁?
依照指挥中心于7月中公布的资讯可知,自7月22日起新增50岁以上成人接种COVID-19疫苗第四剂疫苗(又称第二次追加剂),而若是确诊康复者,则建议于确诊后3个月后再接种,以延长疫苗保护力。
目前可接种第四剂疫苗对象如下:
◆50岁以上成人(7/22起新增)
◆因工作需求需出国的18岁以上民众(7/22起新增)
◆65岁以上长者
◆长照机构住民
◆第一类医事人员(包含医事执登人员及医事机构非医事人员)
◆机场港埠、居家检疫、航空机组员及机构与社福照护系统相关工作人员
◆18岁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稳定者,包括:
(1)目前正进行或1年内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之癌症患者
(2)器官移植患者/干细胞移植患者
(3)中度/严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
(4)洗肾患者
(5)HIV阳性患者
(6)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药物者
(7)过去6个月内接受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者
(8)其他经医师评估因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可接种基础加强剂者
Q2、第四剂疫苗要间隔多久才能施打?
根据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王必胜表示,第四剂疫苗(第二次追加剂)和第三剂疫苗(第一次追加剂)施打间隔要5个月(150天)以上,如果是确诊者,于确诊3个月后再接种,更能延长疫苗保护力。
但须留意的是,近期若出现身体不适或慢性病况不稳定的人,建议等到身体状况较稳定以后再预约接种。
Q3、第四剂疫苗该怎么预约接种?
由于已于4月份正式退场,因此,符合第四剂疫苗接种资格的民众除了可运用卫福部网站的或查询预约离你家最近的医疗院所资讯,住在六都的朋友也可直接前往各地方政府架设的预约系统网站。
◆台北市COVID-19疫苗接种预约系统 (可直接点击前往)
◆新北市COVID-19疫苗接种院所查询
◆桃园市COVID-19疫苗接种院所查询
◆台中市COVID-19疫苗接种院所查询
◆台南市COVID-19疫苗接种预约系统
◆高雄市COVID-19疫苗接种预约系统
Q4、第四剂疫苗厂牌有哪些可以选?
不论你之前接种的是什么厂牌的疫苗,预约接种第四剂疫苗可选择莫德纳(半剂量)、BNT(全剂量)、高端(全剂量)或是Novavax(全剂量)。
如果有过敏或其他的问题,经医师评估也可以选AZ,但建议打mRNA疫苗或次单位蛋白疫苗比较好。
此外,前往接种疫苗前,也请记得备妥健保卡或其他可证明身分的证件,并请记得携带(俗称小黄卡),并说明过往疫苗接种史,以利医生评估。
Q5、第四剂疫苗一定要打吗?有哪些常见副作用?
日前指挥中心一再重申,目前全国COVID-19疫苗接种率第1剂约85.5%、第2剂约80.6%、追加剂约62.3%。因此,为维护长者及高风险族群健康,请尚未接种完整疫苗者,儘速接种,以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风险。
除此之外,中研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兼任研究员何美乡也出面表示,建议高危险族群(例如:重症风险较高的长者、慢性病患),以及今年冬天前都还没染疫过的人,最好在冬天之前去接种第四剂疫苗,才能加强自身保护力。
最后,依据国外研究数据显示,打第四剂疫苗的副作用其实跟第三剂差不多,换言之,打第三剂疫苗可能出现发烧、局部肿痛、疲倦或关节痛等副作用,也很有可能会在接种第四剂时出现。
但若接种后,仍出现持续发烧超过48小时、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气喘、眩晕、心跳加速、全身红疹等不适症状,也请儘速就医、釐清病因。(我想你还喜欢:疫苗接种假该怎么请?请假天数、薪水如何计算一次看懂)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