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聘
更新日期:2025-10-27 10: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四大名著》读后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 "明确主题/侧重点":100字很短,无法面面俱到。你需要选择一个或两个你感受最深、印象最鲜明的点来写。是人物(如孙悟空的机智勇敢、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情节(如三国演义的战争、水浒传的江湖义气)、思想(如红楼梦的悲剧命运、西游记的修炼成长)还是语言风格? 2. "概括核心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选择的侧重点。不必详细叙述,抓住最精彩或最触动你的部分。 3. "融入个人感受":读后感的核心是“感”。要写出这本书带给你的启发、思考、情感共鸣或震撼。例如,你学到了什么道理?被什么情节或人物打动了?有什么样的联想? 4. "语言简洁精练":严格控制字数在100字以内。用词要准确,句子要通顺,避免口语化和冗余的描述。 5. "结构清晰":可以采用“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点明主题或整体感受,中间展开具体内容和个人感悟,结尾稍作总结或升华。
"示例(以《西游记》为例):"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
点击上图,查看上期“生活大爆炸”中奖名单
生活大爆炸,口水你最辣!
每一天,小时新闻APP都会为你带来众多新闻,或感动,或新奇,或温暖,或气愤……
看了这些新闻,我们知道你一定有话想说,一定有槽要吐。
来吧,你的意见,我们最欢迎!
每天只要你动动手指,在我们指定的稿件下回复你的神评论,就有机会获得我们的活动奖品——大奖一位奖1000积分,入围奖十个每人200积分!
积分有什么用?看看积分商城里的琳琅满目,你还不赶紧?
————————————————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
盘算着,盘算着,年一过,“神兽们”也快开学了。
眼瞅着距离开学只剩4天了,寒假作业做得如何了呢?
近日,有网友给小时新闻爆料称,开学在即“神兽们”纷纷相约图书馆补作业。
今天(2月24日)早上,小时新闻记者来到了杭州图书馆一探。
早上10点的杭州图书馆,已经座无虚席。通过一楼的数字屏,记者看到图书馆开门2个小时里,进馆人数已经达到了1200多,9点至10点间就有745位市民来到杭州图书馆。每张桌子都坐满了人,其中近一半都是小学初中的孩子。
寒假的语文作业,要看完四大名著写读后感
“最近外婆有事,妈妈就把我带过来了。”今年12岁的方皓正抱着一本《三国演义》认真地看着,这是他寒假语文作业之一,“我已经看了《西游记》和《红楼梦》,等三国看完再看水浒。”
方皓说,今年的寒假作业最多的就是语文作业,三篇作文、一本寒假作业本,还要看完四大名著写读后感,“一本红楼梦我就看了两个多星期,还没看懂,结果现在还有一篇作文没写呢。”对于没有完成的语文作业,他并不着急,“三国还有二十回,估计今天就能看完,明天我就看水浒传,听同学说挺好看的,我应该看起来会蛮快的。”
其实这个寒假,已经五年级的方皓对自己每天做多少作业都有合理的安排,“春节里我每天也都会做一点,除了语文作业,我都做完了。”今天来图书馆,他还带来了课外作业。马上就要开学了,方皓说,希望新的学期他能把字写的更好一点,“再也不想被罚抄了。”
年前做寒假作业,年后预习下学期的课
“寒假作业,我年前就做完了。”在图书馆自习室里,有一个带着橘红色耳机、独自坐在一张小圆桌上的小男孩,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个小男孩名叫胡见齐,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他面子的桌子上摆满了作业本、课本,还有手机和耳机。“今天爸爸在开会,就把我带过来了。”从9点半到现在,他已经做完了两篇英文阅读,正做着数学关于分数的内容——这是他下个学期的课本,“我给自己的规划就是年前做寒假作业,年后预习下学期的课。”
万一遇到不会的怎么办?胡见齐说,“就先空着,等老师教了就会了。”如果做累了怎么办,“我会听音乐放松一下,休息个10分钟再继续。”
胡见齐说,差不多做到11点到12点,爸爸就会来接他吃饭,然后下午再回来直到爸爸下班。
孩子到图书馆做作业,父母监督的也不少
像胡见齐和方皓小朋友一样,独自在图书馆做作业的占了大部分,当然也有些是父母陪在身边的。
“今天正好休息,在家没什么事做,就带孩子过来看看书。”苏女士今天就是带着自己刚上一年级的儿子来的图书馆,“一年级的作业不多,快的话一周就能做完了。”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个寒假苏女士也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了一些课外作业,比如说语文练字、数学上一些简单的逻辑题,“也不多,每天就两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让他自己玩的。”
今天是苏女士今年第一次带儿子来图书馆,以前也来过几次,“家里氛围肯定没有图书馆好,而且地铁过来也方便。”苏女士说,一般只要自己有空就会陪着,“如果让老人带着,效率太低,儿子容易‘放风’,有一次老人陪着,写的字都要‘飞’起来了,自己带着就好很多。”
和苏女士一样,郑大哥今天是带了两个儿子来的,“大儿子三年级,小儿子才幼儿园。”郑大哥说,前两天爱人整理大儿子作业的时候,才发现还有好多作业没做,眼瞅着要开学了,就只能带过来补作业了,“自己必须得盯着,一部盯着就开小差。”
今天是郑大哥来图书馆的第三天,按照前两天的效率,郑大哥估摸着开学前应该能补完作业,“不过自己过两天要出去开会,还在和爱人商量怎么办。”郑大哥说,实在做不完也没办法,“听说有同班同学每天赶作业到11点。”郑大哥摇了摇头表示,劳逸结合还是要的,这段时间只能多辛苦一点了。
“至少我们老师不会这么干”
昨天,杭州萧山区教育局也发了通知给全区中小学校,说全区中小学生寒假作业不作硬性规定必须完成,对有困难或尚未完成的学生,允许开学后在教师指导或同伴互助下延期完成。
针对这个说法,正在图书馆里赶寒假作业的学生们各有说法。
读三年级的刘同学说:“这不可能的,至少我们老师不会这么干,作业肯定要完成的。”边上,另一位女同学正在写练字作业,她说就算老师这样要求,家长也不会答应。
陪着孩子来做作业的来女士出门买点心。“赶作业确实没质量,但,呵呵……”她不置可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