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聘
更新日期:2025-08-31 21: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伊泽尔(Elie Wiesel)的日记体作文,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事项,以确保文章既符合日记的真情实感,又能准确、深刻地体现伊泽尔的思想和经历:
1. "明确日记的视角和“我”是谁:" "是伊泽尔本人写的日记吗?" 如果是,你需要尽可能深入地揣摩伊泽尔在特定时间(比如集中营期间、写作生涯中、某个反思的时刻)的心境、语言风格和思考方式。他的语言通常简洁、有力,充满对上帝、人性、生命意义的深刻质疑和反思。字里行间会流露出痛苦、愤怒、绝望,但也可能包含对希望的微弱坚守。 "是以普通人的视角去写“关于”伊泽尔的事情吗?" 如果是,那么“我”应该是伊泽尔的读者、研究者和敬佩者。日记可以记录你阅读伊泽尔作品后的感想、观看相关纪录片后的触动,或者思考他在当今社会意义时的个人感悟。这种情况下,“我”的思考和情感是日记的核心。
2. "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伊泽尔的人生和作品非常丰富,不可能全部写入一篇日记。你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点作为触发你写作的事件或思考。这可能是一个具体的段落、一句话、一个事件(比如他获得的诺贝尔奖、他的某个演讲)、一种现象(比如他对
随着华尔街熊市的到来,资深交易员、银行家和投资者们都在挣扎求生。
本周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华尔街最疯狂的一周。
这场危机始于周日,当时油价大幅下跌,加剧了此前因疫情恶化而引发的股市抛售狂潮。投资者纷纷涌入美国国债市场,将收益率推低至历史最低点。周三,美国股市长达11年的牛市正式宣告结束。
银行高管们向白宫做出承诺,他们将继续提供信贷服务。大量的企业正在动用信贷额度,囤积现金。金融系统中发生了流动性危机。世界各国央行试图通过向市场注入大量廉价资金来拯救市场,但收效甚微。
特朗普迫于压力,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并与国会就一项关于冠状病毒的援助方案接近达成协议之后,股市周五大幅收高。
全球市场经历了历史上最痛苦的一周。周四,标普500指数创下1987年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周五创下了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收于0.946%,本周基本持平,但中间经历了过山车的走势。
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对华尔街的首次重大考验。尽管结果还不得而知,但这一混乱的程度表明,一场危机带来的灾难要比所有人想到的更严重。
交易员于3月12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照片:JeenahMoon /盖蒂图片社
《华尔街日报》在一周的时间内与交易员、投资者、银行家和高管进行了交谈,很多人拿这一周与2008年金融危机或“911”恐怖袭击作比较。接下来是我们的访谈日记。
打响市场第一枪的,不是中国或意大利,而是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表示,由于未能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它将提高石油产量。能源价格随即暴跌。
富达投资(Fidelity Investments)资本市场部门的股票交易主管德里克•陈(Derrick Chan)在波士顿郊区观看儿子的足球比赛时目睹了股市的下跌。当时他认为,任何损失都将会回来。直到当天下午6点,道指期货开盘时下跌了逾1000点。
他的团队周日晚间一直在为一种可能的情景做准备,即如果股价下跌得过深,股票交易会被中止。
4000英里之外,本·劳伦斯(Ben Laurence)正在法国阿尔卑斯山脉的瓦尔德伊泽尔(Vald’isere)滑雪,这时他的Whatsapp收件箱里开始塞满了来自办公室的信息:抓紧回来。他在日内瓦的交易公司Swissquote夜班工作期间收到了大量客户的订单,这些客户不想等到周一,而是希望亚洲市场一开盘就进行交易。他估计,当晚Swissquote处理的交易数量是正常水平的8倍。
在迈阿密,卡尔·伊坎(Carl Icahn)刚刚离开网球场。随着油价下跌,他想到了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这家能源公司是他几个月来一直想买入的对象。该公司的股票上周五收于26.86美元。这位亿万富翁打电话给他在纽约的副手,下达了买入指令。“ 1000至2000万股。以20美元或更低的价格购买。”
劳伦斯先生于上午7:45回到座位上,他的交易终端上是一片一片的红色,因为投资者急于出售挪威克朗、加元及其他与石油挂钩的货币。现年30岁的他,2008年的时候还在上大学,这是他工作后第一次见到市场失控。他说:“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情景。”
在纽约,Ashok Varadhan咳嗽了起来。这位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交易部门的联席主管向首席执行官戴维·所罗门(David Solomon)报告,后者要求他待在家里。他在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的交易大厅内建立了开放的电话会议线路,以随时听取指挥。
Varadhan先生在1990年代成为全球知名的掉期市场交易员。他经历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破产、电信行业的破产、全球金融危机和导致他弟弟丧生的911恐怖袭击。“接下来的情况将会很艰难,”他对在康涅狄格州和新泽西州的团队成员说。他提醒他的团队成员不要忘记给客户打电话,“客户以后会记得,在这个艰难的时候,有谁的电话打来过。”
斯泰西·坎宁安(Stacey Cunningham)正在等待意料当中的事情到来。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总裁站在指挥中心的地板上,看着美国股票期货迅速下跌至7%,交易自动中止。
上一次发生此类事件还是在1997年,当时,坎宁安是一家场内经纪商的初级交易员,她还没有执照。
事情发生在上午9:30开门钟响起之后。股票下跌如此之快,以至于引发了15分钟的熔断。
市场重新开放时交易量很小,但随后开始不断放大。到一天结束的时候,德里克•陈的团队创下了富达投资的记录,他为客户交易了超过10亿股股票。
在这场混乱中出现了今年最大的公司兼并事件。怡安保险集团(Aon PLC)首席执行官格里·凯斯(Greg Case)宣布旗下的保险经纪公司将以300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Willis Towers Watson。尽管他的顾问一直警告,近期的股市很可能会继续下探。
“我们没有丝毫拖延的想法,”凯斯说。当天,怡安保险的股价下跌了17%,跌幅是标普500指数的两倍。他说,他相信股价会反弹。
伊坎对他的交易员说,继续买进。本周,他已经以每股17美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价值3.8亿美元的西方石油公司股票。中午,该公司宣布大幅削减股息。当天结束时,伊坎又以每股不到14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该公司4亿美元的股票。
他正在美国最困难的行业里寻找机会。
在油价暴跌之前,数十家美国页岩钻探企业已经负债累累。投资者正在抛售能源公司债券,使它们陷入了困境。它们再也不能借到钱来维持生存了。
但即使是最挑剔的银行也不会不放贷。对信用良好的借款人来说,他们仍旧可以筹集到不少资金。奖杯大厦(Trophy office towers)的投资者迈克尔•什沃(Michael Shvo)在当天下午收到了四份贷款要约,他将筹集6亿美元贷款,用于购买一处新的房产。
他的生意很红火,在前一周刚刚完成了两笔交易。其中包括一笔4亿美元的贷款,用于购买第五大道著名的可口可乐大楼。他说,银行给他的贷款在10年内每年的利息不到3%。“对银行来说,追求的就是质量。”
高盛(Goldman)首席执行官所罗门(Solomon)先生当天早晨与40名国会议员碰了碰手肘,没有握手。这个国会议员小组一直在游说白宫为抗击冠状病毒提供更多资金。
所罗门先生告诉该集团,美国大型银行状况良好。就算是在恐慌之下,经济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他没有粉饰什么东西,”新泽西州众议员乔什·戈特海默(Josh Gottheimer)说。“总体情况还是令人欣慰。”后来,所罗门先生也在白宫发表了类似的观点,当时,特朗普总统召集了几家大型银行的首席执行官。
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在白宫与特朗普总统及其他人会晤。照片:汤姆·布伦纳/路透社
回到高盛纽约总部,管理着1.8万亿美元资产的资产管理部门高管们告诉客户们不要慌张。在电话会议上,他们告诉那些为了避险而卖掉股票的投资者们,仔细研究一下抵押支持债券。
通常被认为与政府债券一样安全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价格也发生了下跌,与10年期美国国债之间出现了背离。投资者不再认为这两者本质上是可以互换的。
“这就是你的投资机会,”高盛高级资产管理高管阿希什·沙阿(Ashish Shah)说。“当市场发生转向时,你的速度如果不够快,你会错过盈利的机会。”
但即使对有购买意愿的投资者来说,市场也出现了一丝令人担忧的迹象。一些轻率的经纪人正在放弃某些交易。当投资者试图执行交易时,出价和要约单就像烟雾一样消失了。
伦敦基金管理公司Waverton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威廉·丁宁(William Dinning)曾试图购买美国长期国债。他的屏幕上显示,一家全球性银行的报价看起来很有吸引力。当他试图向银行付款时,价格发生了变化。
有些银行也开始变得焦躁起来。有消息称,波音公司(Boeing Co.)正计划动用其全部138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市场认为这是绝望的信号,通常只有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才会采取如此代价高昂的行动。波音的股票发生暴跌。
3月11日,星期三,纽约市中心华尔街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照片:MichaelBucher /《华尔街日报》
企业开始向银行发出大量请求,要求动用自己的额度,以增加现金储备。一些人开始寻求向银行大量借款,以测试银行家们放贷的勇气。
其中很多电话打给了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的银行业高管基里科(John Chirico)。花旗集团向北美企业发放了近2000亿美元的企业贷款。基里科敦促他们考虑其他短期资金的选择。他告诉这些企业:“我们看到的只是市场在动荡,而不是灾难。”
在花旗内部,还有其他的抱怨。为了应对冠状病毒的爆发,该银行已经对交易人员进行了分流,将部分人员派往位于新泽西州卢瑟福的一个备用办公室,该办公室与艾灵顿常驻酒店(ExtendedStay America)共用一个停车场,其他设施很少。交易员们不知道去哪里吃饭。
对美国所有的大银行来说,这是忙碌的一周。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詹姆士·高曼(James Gorman)向两名被检测出COVID-19呈阳性的员工进行了电话慰问。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表示,将为那些来单位办公但担心乘地铁上班的员工支付Uber打车费用。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在没有长期负责人的情况下也面临着动荡。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戴蒙(James Dimon)上周接受了紧急的心脏手术,并于周四出院。
纽约时间早上6点15分左右,比利·霍特(Billy Hult)刚从淋浴间出来。他的手机已经闪起了警告信号。这位全球最大的在线交易平台之一Tradeweb Markets Inc.的总裁,错过了欧洲一家大型银行利率交易主管的电话。这位主管发了两次短信:“给我打电话。”
霍特浑身湿淋淋地回了电话。一句问候——家人好吗?很好,你呢?——变成了一场快速的市场诊断。长期国债的流动性如何?不是很好。政府支持的抵押债券?还不错。人们都在买什么?欧洲掉期。他们在卖什么?一切。
交易员詹姆斯·麦克吉尔弗雷(JamesMacGilvray)于3月12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照片:贾斯汀·莱恩/EPA / Shutterstock
在市中心,坎宁安召开的电话会议经常被哔哔声和静电干扰打断。她向其他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汇报了纽约证交所推迟开盘的情况。周一和周四,纽交所许多股票开市时间都比平时晚了3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原因是股价暴跌,熔断机制导致交易暂停了15分钟。
在Swissquote日内瓦的总部,劳伦斯向客户保证,暂停交易不是他的公司独有的问题,而是交易所发生了熔断。“对于客户中的许多人来说,他们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劳伦斯先生说,然后纠正了一下——“对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
周四是美国开始关闭的日子。学校普遍停课。百老汇、大都会歌剧院、迪斯尼乐园和NBA都关门了。
各国央行行长纷纷出面安抚市场。美国财政部表示,将向短期融资市场注资1.5万亿美元。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周三下调了基准利率,并宣布了一项经济刺激计划。即将离任的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计划。”
由于对冠状病毒传播的担忧,3月11日,一场NBA篮球比赛在最后一刻被推迟。照片:RichPedroncelli /美联社
伦敦投资者威廉·丁宁先生想开始购买股票。他给他的风险委员会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提出了一项“跟踪病毒”的计划:开始在亚洲买进,然后逐渐向西转移,以从中国已经开始的经济复苏中盈利。中国是受冠状病毒打击最早、最严重的地区。
伊坎已停止购买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该公司的股票已经逆势上涨。交易员打来的电话短暂中断了他与记者的交谈。当他回来时,他说他已经对债券市场下了九位数的赌注,这是他目前持有的数十亿美元空头头寸的一部分。“我这周亏了钱,但不像其他人那么多,因为我做了对冲。”
下午晚些时候,劳伦斯先生意识到他忘了吃午饭。他走过一位同事的桌子——为了安全,两个桌子之间相隔了两米的距离——想拿点花生吃,但是后来又改变了主意。
在花旗集团的备用办公室,食品卡车终于出现在了停车场。
周四是1987年以来美国股市表现最差的一天。坎宁安在纽约证交所总部长舒了一口气;去年夏天,该交易所上线了新的软件,承受住了大量订单的压力。
股市大幅上涨。美联储表示,将额外购买330亿美元的债券,以应对市场的下跌。
对于纽约市中心的一家大型量化交易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可喜的举动。美国国债市场的动荡令交易员们紧张了一周。该公司在整个信贷市场都有头寸,多年来一直在尝试其算法中使用的一些假设。
当《华尔街日报》的记者问该公司的一名交易员目前情况如何时,他回复说:“我都快吐到桌子底下了。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冠状病毒还是债务问题?好吧,不管是因为什么,总归是不好的东西。”
坎宁安决定继续开放纽约证交所的交易大厅。“纽约证交所是美国实力和韧性的象征,”她说。“人们都想去那儿。”
在工作了11个小时后,劳伦斯先生勉强走出了办公室。擦干身上的灰尘,他前往尼翁(Nyon),那是一个有着中世纪魅力的小镇。俯瞰着日内瓦湖,啜饮着富乐英伦经典啤酒(Fuller’s London Pride),这位旅居英国的人很感激能有这样的喘息机会。他星期六休息。
高盛的交易主管瓦拉丹(Varadhan)正在纽约的交易大厅和伦敦的全球联席主管之间保持着公开电话。他休息了一会儿,做起了减压跳跃。(他说他感觉很好,不过有点轻微感冒。)
他对他的团队成员说: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作者:Liz Hoffman
-CaraLombardo、JustinBaer、AvantikaChilkoti、CaitlinOstroff、AnnaIsaac、DavidBenoit、Julia-AmbraVerlaine、AlexanderOsipovich、GeoffreyRogow和BenEisen对本文有贡献。
本文原载于《华尔街日报》,作者:Liz Hoffman。
本文原版为英文,“边际实验室”进行了编译处理。
如果喜欢本文,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编译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王宏超
《被搞丢的人生:废料箱里的148本日记》,亚历山大·马斯特斯著,吴文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版,260页,55.00元
被捡回的人生
2001年,“一个微风吹拂的下午,我的朋友理查德·格罗夫身着衬衫,没扎下摆,闲溜达在剑桥的街上,这时,他发现了这个废料箱”。(第3页)
理查德是世界知名的海岛生态学家,可能是长年的研究练就了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他扫了一眼废料箱后,就变得兴奋起来。他好像看到了什么的东西!但中年发福的身体让他不便于爬进废料箱去探寻,于是,他叫来了朋友蒂朵·戴维斯博士,一位历史学家,“全世界唯一一位知道托马斯·莫尔爵士的骸骨埋葬在什么地方的人”。(第5页)
蒂朵博士爬进废料箱,在里面找了半天,最后发现的竟是好几抱旧书。“剑桥的这个地方,居住着许多年老的教授,他们荣誉满满,已是哈欠连连,慢悠悠地开着破旧的车子闲逛。”(第4页)这些老教授可能会随手丢掉一些旧书,对于很多人来说,剑桥的废料箱就是淘宝的好地方。
正当理查德教授和蒂朵博士为找到旧书而高兴的时候,更让他们惊异的事情发生了。这些书其实都是日记,数下来,一共有一百四十八本。
理查德教授之后遭遇了车祸,辗转就医,无暇顾及这批日记。本来很有兴趣研究日记的蒂朵博士,则被查出患上了神经内分泌肿瘤。于是,蒂朵博士把日记交给了本书的作者,亚历山大·马斯特斯(Alexander Masters)。亚历山大是英国的传记作家、编剧,曾在剑桥大学读过硕士,对剑桥这一带颇为熟悉。
谁是日记的读者?
一百四十八本日记,约有五百多万字,读起来很有难度,亚历山大开始了漫长的探索之旅。
蒂朵曾试图解读这些日记,但毫无头绪。头一道难题,就是日记里可供辨识作者身份的信息太少了:
日记里不仅没有名字和收件人地址,也没有明确描述写日记人的面貌,没有提及日记人的工作,没有关于写日记人的朋友或者家庭成员的可辨识的任何细节。任何能够用来将自己说明给他人的东西都没有。(第9页)
日记之所以难以解读,原因之一是日记作者是在面对自己写作,不用解释太多。日记的直接读者当然是作者自己,而自己是最了解日记中那个“我”的,也就没有必要向自己介绍“我”的相关背景。“‘我’为什么要不辞辛苦地写出细节呢?‘我’已经知道这些细节了。”(第9页)
但是,任何的书写都有“隐含读者”,也就是被内置于文本之中的接受者,日记也不例外。就如沃尔夫冈·伊瑟尔所说,在写作过程中:
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含的读者”,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含的读者叙述故事并与其对话的过程。因此,读者的作用已经蕴含在文本的结构之中。(W.伊泽尔著,霍桂桓、李宝彦译:《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6页)
作者在写作时,会面对这位“隐含读者”诉说,作者基于自己的预设来给“隐含读者”提供信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本。日记的“隐含读者”有时并非作者自己,这取决于日记的性质和作者对于文本的预设。比如胡适先生,从年轻时就“暴得大名”,他在写日记时就知道自己的日记迟早要被人看到,成为公共文本,所以写作时预设的“隐含读者”就不再是自己。于是他写作时就对文本进行了许多过滤,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日记中的胡适”,也给后来的学者留下了许多可资“大胆假设”的话题。
这一百四十八本日记的作者,也并非完全为自己在写,在日记中常常会透露出与“隐含读者”的对话:
但愿我的日记在人们能够看到之前,别被毁了——我的日记有不朽的价值。(13页)
文本的性别
亚历山大拿到这些日记之后,零零星星地在阅读,但和蒂朵一样,难以找出太多线索。他搬了几次家,日记箱子也一直跟着他,有时他会把这个箱子当作临时的鞋架,有时会把它塞在角落或储藏室。他不时会把日记拿出来看,似乎也把这种阅读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直到有一天,他有了新的发现:日记的作者是位女性。“有哪个男人不想偷窥女人脑子里的想法呢?”(34页)于是,快被浇灭的阅读热情又被激发了起来。
性别身份的确认对于解读一个文本是很有帮助的。有些女性主义者希望消解掉文本中的性别身份:只需要知道我是作家,不必知道我是女性作家。这或许是一种理想,但却很难达到。就如波伏瓦所言,“凡是具体的人总是单独被确定的……任何女人都不能真诚地自认为置身于自己的性别之外。”(西蒙娜·德·波伏瓦著,郑克鲁译:《第二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第8-9页)文本自有其性别身份,我们只是需要平等地对待这种身份。
作者性别确定之后,日记的解读也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她”如同其他同龄少女一样,上学、画画、做着艺术家的梦,也有着对于爱情的憧憬。“她”在日记中反复画着一个“扁脸人”,经过亚历山大的反复考证,那是电影《理查三世》中的克莱伦斯,这个角色成了她的梦中情人:
星期一夜晚,应该说是星期二早晨,做了一个美梦,梦到了克莱伦斯!他身着棕色长袍,躺在地上哭泣,袖口掩住泪水,令人产生一种模糊的、很有色感的美好梦境。管它什么责任,呸,真想和他有私情!(44页)
犹豫的解读者
亚历山大继续细读这些日记,他慢慢习惯了这种阅读,也把日记当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但他在追根溯源和静观欣赏之间陷入了犹豫。
解读这样的日记,其挑战在于,日记作者太普通了,普通到难以从日记中发现任何可资阐释的“意义”。但对于亚历山大来说,阅读的乐趣也就在于,作者太普通了。历史学者一定会按图索骥,追索出日记中所有的蛛丝马迹,如果日记有“价值”的话。但亚历山大更像是艺术家,他学会了以欣赏的态度去观察,在应当止步的地方停下来。
亚历山大一直呵护着日记作者普通人的身份,生怕在日记中看到更多线索,最终证实她是某个名人。他在剑桥公共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对图书管理员说:“如果您发现了她的名字,麻烦您把名字盖住可以吗?”一位普通人,有着一种“安静的普世感”,一位普通人也就是所有人。而一位名人,则只能是他自己,不再是其他人。亚历山大写道:
一部匿名者日记的精彩之处在于,它有可能属于任何人。甚至给“我”一个名字,都会毁掉让这些日记精彩纷呈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一种安静的普世感。如果我想了解我在街上路过的女性,或者在火车上坐在我旁边座位上的女性,她们都在想什么,我想这些日记本将给我答案。如果给那位日记作者一个名字,那么她就会变成一个陌生人,一个不想接受我凝视的陌生人。(48页)
亚历山大的耐心挽救了这些日记。有多少日记是因为其作者寂寂无名而被丢弃或束之高阁的呢?人们对于重大事件和八卦新闻才有兴致,对于平淡无奇的琐碎生活,毫无兴趣。
亚历山大怀着孩子打开宝箱时的矛盾心情来查看日记,一方面他不愿解开谜底,另一方面他又想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他利用日记的片段信息,追查到日记作者曾住在怀特菲尔德庄园,曾就读于皮尔斯女子学校,曾在剑桥公共图书馆短暂工作过。他求助于笔相学家研究字迹,求助于私家侦探分析写作背后的心理。但是亚历山大又谨慎地不想多了解她:
只要不叫玛丽的女人一直身份不明,她就有价值。她身上让人感觉有意思的,正是她的普通,正是因为她写了那么多普通的事情。假如她很有名,就毁了这个故事。(第113页)
什么是平凡生命存在的证据?
谜底还是在慢慢被揭开,比如,亚历山大知道了日记作者的名字:劳拉。
从年轻时的日记中,就能看到劳拉不断地提到,自己必须要完成一个“伟大项目”。但她一直没有明说伟大项目指的是什么。在反复的阅读中,亚历山大明白了,劳拉所说的伟大项目,就是写日记。“劳拉唯一努力做的事情就是写她的日记。”(163页)
劳拉很能写,积累下来的日记字数很多。在年代稍早的几个日记本中,
每本都写有15万词,时间跨度大约是两个月,每天2500词。一般英国人每分钟可以写30词,假设不停下来思考,也不停下来歇歇手,那么,这个人每天平均要花1小时23分钟,来把自己的想法卸载到纸上。没有少于40分钟的情况。偶尔几次,可多达3小时。(17页)
她把写日记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对于一位普通人来说,生活中实在是没有这么多要记录的东西。劳拉似乎把生活的细节都照搬到了日记中。日记的内容太平凡、太琐碎了:
晚饭我把菜花梗热了一遍。
我确实喜欢菜花梗,就连热了一遍的也喜欢,喜欢它们的程度超过了橙子和草莓。
我刚开始食用一颗新的菜花。
这些琐碎的内容看起来让人绝望,就像每天缠绕着我们的那些琐碎的生活蛛网一样。人往往习惯于生活在由事件和意义编织的时间之网中,个体的渺小每天要由与自己无关的新闻事件来作参照,无聊的时光要靠政治黑幕和花边新闻来填充,这样才能让我们不至于陷入纯粹的虚无之中。靠着无数的幻相,人们建立起身份、名气和地位,但当午睡初醒的某一刻,会突然惊觉自己原来也只是一具幻相而已。生命之真谛就在缓慢不息的时间脉动所激起的生活涟漪之中。幻相中的生活,倒不如琐碎的平凡更真实。
劳拉一直有着文学的梦想,就像无数曾怀有文学梦的年轻人,她想要成为“一位关于莎士比亚的权威和作家”。但也如多数人的命运一样,她有着文学的梦想,却缺乏这样的才华。许多人不愿接受自己的平凡,但对于人生来说,接受自己的平凡,或许就是不平凡的开始。后来劳拉不再把艺术作为自己的专业追求,但却在心中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艺术的世界。写日记,其实就是在经历二重的人生。她在日记中营造了一个世界,让自己的精神能徜徉其中,就如同艺术的世界一样:
我的日记现在已经是一件艺术品了——尽管它非常私密,我却不怕人们来阅读它。(48页)
对于一位平凡的人来说,尽管写日记这件事本身称不上有多么伟大,但是,这样平凡的事,却因为劳拉的坚持而确实变得伟大了。劳拉的这一百四十八本日记,只占了她所写日记的八分之一。她有一千多本日记,差不多四千多万字。据亚历山大后来的考证,劳拉应该是“有史以来已知的写日记字数最多的日记作家”。(244页)
这不就是伟大么?
一粒认真的尘埃
亚历山大接手日记后的十二年间,花了五年时间去阅读和研究,他好像是在通过万花筒去观察劳拉的世界。他慢慢了解到,劳拉只是怀特菲尔德庄园的管家,一生未婚,她爱恋的对象是两位老年女性:一位是劳拉在十四岁时遇到的六十四岁的女钢琴家E.朱利奇夫人,一位是九十九岁的女营养学家哈丽雅特夫人。与她们的感情一直延续到她们陆续离开人世。
在日记中,这位女钢琴家的代号是E。劳拉与E夫人之间,没有性,只有单纯的爱。E许多时候完全操纵了劳拉的生活,亚历山大的阅读感受是,“劳拉就是E所操控的机器人,劳拉就是E所塑造的行尸走肉”。(161页)
亚历山大对于劳拉喜欢上一位年龄相差几十岁的女人迷惑不解,他去请教自己的钢琴家朋友。他们根据日记推测出可能的原因——E为劳拉演奏了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更为重要的原因或许是,E为劳拉进行了单独的演奏。
钢琴家朋友分析道:
你看,一个心灵受困的少女走进了房间,然后一位钢琴演奏家就开始单独为她演奏这支曲子,只为她演奏,而且是在一架大钢琴上演奏——很显然,她就会坠入爱河!(186页)
劳拉在日记中书写着自己的梦想,小小的成功,莫名的屈辱,令人忧伤的下午。她在现实中是一位平凡到尘埃的人,在自己的日记中也不算是成功者。但无论她在现实中遭受到了什么,在日记中,她每时每刻都会认真地对待自己,就像认真对待生活那样。亚历山大观察到:
从早期日记到这些色彩鲜艳的晚期日记,所有字母中唯有一个一成不变。写这个字母时,写作者总是小心翼翼,满怀敬意,结尾的小横杠也是一丝不苟,这似乎没有必要,因为这样一定会明显降低写作的速度。但是,对于这个字母的处理,绝对没有妥协。这就是大写字母“I”[我]。(180页)
普通人的日记,不是历史中“执拗的低音”,也不是时代中的“无名”写作。因为“低音”和“无名”,都还是能发出的声音,只是在当时的语境中被压制或被忽略罢了。而普通人的日记,或许就只是历史的尘埃而已。但个体生命的存在,并不需要被“高音”和“共名”来赋予意义,而首先需要的是个体对于自我的认真态度。
就像劳拉,就算是尘埃,也要做个伟大的尘埃。
文本与现实的交织
亚历山大在犹豫之间其实慢慢在深入劳拉的生活世界,就像面对一位相识已久的老友。他看到的劳拉,每一个片段都很真实,但又很难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存在。或者因为他潜意识中在拒绝拼接,而只想停留在日记的碎片中。
终于有一天,他接受朋友的建议,试着把日记按照日期排列起来。当做完这件事之后,他惊异地意识到:劳拉还活着,而且就住在附近。
如果是一部小说,这会是一个尽管精妙,却有些套路化的情节。但在现实中真实地发生,就让人不能不惊叹世事之神奇。亚历山大和作为读者的我们,一直是通过日记来认识劳拉的。但日记中的劳拉与现实中劳拉相比,毋宁说是第二个劳拉。亚历山大一直以为日记作者已经去世,而现在,她竟然还活着。有见她的必要吗?又该如何面对她呢?
亚历山大还是一步步走近了真实的劳拉。他查到了劳拉的房子,“像一只一动不动的苍蝇那样,栖息在人行道的旁边。院子的前墙朝向公路,上面有一道玻璃门和侧板。信箱里面的邮件已经堆积得很高”。(207页)
2012年,经过多次的通信预约,亚历山大最终见到了劳拉。当亚历山大出现在门口时,劳拉说话的样子,似乎像是“一直都在期待着我的出现”。(244页)劳拉已经得知了那一百四十八本日记的经历,对于她来说,亚历山大似乎就是日记“隐含读者”的现实化。亚历山大花了五年时间来解读她的日记,在某些方面,似乎比劳拉自己都了解她——当然,是日记中的她。而对亚历山大而言,门口站着的那位老太太,则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现实中劳拉还是每天在写日记,见到亚历山大的那天,就正在写一篇有关亚历山大的日记。因为之前收到了亚历山大的明信片和邮件,他已经走进了劳拉的日记世界。不知道亚历山大看到了劳拉当天的日记后,是否会在文本与现实的交织中感到眩晕。
在交谈中,亚历山大发现,现实中的劳拉与他的阅读印象相差无几,谈话就如同发生在两位老朋友之间。他明知故问地问:“假如有一天您不再写日记了,您会有什么感觉?”——“我就会感觉不到自我了。”(225页)
在聊天时,劳拉——这位世界上写日记最多的人,谈到了她写日记的原因:
我就是喜欢写作。我喜欢那些词语的声音。自从12岁起,我就开始这么写作了。我就是喜欢笔落在纸上的那种感觉。(224页)
这种感觉,就是一个认真生活着的人对于生命的感觉。
至于意义,管它呢!
责任编辑:于淑娟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